错把淫秽视频发进班级群,安徽蚌埠一家长被行拘

2021-03-27 15:47:25 作者: 错把淫秽视频

大皖新闻3月26日消息,近日,蚌埠市公安局淮上分局梅桥派出所接到辖区学校报警称,有位家长在班级学生英语学习群发送淫秽视频,时间长达2分36秒,视频内容不堪入目。

随即,梅桥派出所便开展调查,在证据确定后,通过微信名查找此人。确定了违法行为人的身份:李某,男,39岁,梅桥镇人。随后民警在李某家中将李某抓获。令人咋舌的是,据李某交代,往学习群传播污秽视频其实是闹了个“乌龙”,李某在向朋友发送淫秽视频时操作失误,一不留神将视频发送到学校的学习群内,反应过来时已撤回不了,酿成大错。梅桥派出所民警在确认李某使用自己的手机转发淫秽视频后,确定证据,依法给予李某行政拘留的处罚。

错把淫秽视频发进班级群,安徽蚌埠一家长被行拘

对此,警方提示,通过微信等软件先他人发送淫秽视频、图片等电子信息,与在网站、论坛等网络平台发布淫秽电子信息一样是违法行为,即使不牟利也可能构成犯罪。

(原题为《尴尬了!蚌埠一家长错把淫秽视频发进班级群被行拘》)

推荐阅读

班级群里可能有诈,千万小心!广西已有多名家长中招

如果孩子的“老师”突然在班级QQ群内以缴纳疫情防控费的名义要求家长转账,你会怎么做?这时候,家长们可要擦亮眼睛了。

近段时间,广西北海、南宁等地,先后有多名学生家长中招,被“李鬼”老师实施诈骗。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范先生的小孩在北海市银海区某小学读二年级。今年1月10日上午,在孩子班级的QQ家长群内,一名“老师”发布通知称,班上每名学生需缴纳1980元“疫情防控费”,并提供了转账的银行卡号。

错把淫秽视频发进班级群,安徽蚌埠一家长被行拘

▲诈骗分子发布的虚假通知。受访者供图

见对方QQ头像和昵称确实是孩子的“老师”,范先生并未多想,很快按照对方提供的账号进行汇款。其间,另有几名“学生家长”还特意在群内发出了“转账成功”的截图。

仅仅20分钟之后,范先生得知被骗。要求转账的老师其实是一名潜入群内的诈骗分子,而上述几名学生家长,则是诈骗分子找来的“演员”。范先生随即向北海市公安局银海分局银滩东区派出所报案。

错把淫秽视频发进班级群,安徽蚌埠一家长被行拘

▲不法分子潜入学生家长群内实施诈骗。受访者供图

记者注意到,连日来,一份《关于冬季加强卫生防控以及保健的收费通知》在广西多个学校流传。该通知称,为统筹推进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现本校开始收取秋冬学期加强卫生防控费1980元/人(一次性收取,往后学期无需缴纳),费用将用于本校特外聘专业保健校医驻校,为孩子们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加强保驾护航,同时采购先进医疗检测设备以及供孩子们需用的医疗卫生等物料。

这份通知已引起众多学生家长注意。事实上,该通知已经被警方证实为伪造。据北海市反诈骗中心介绍,目前,当地已有多名学生家长因此受骗,为此该中心特意联合教育部门发布预警,提醒家长们注意防范。

另据记者了解,南宁也有不少学生家长中招。被骗的缘由如出一辙,同样是“老师”在学生家长群中收取“疫情防控费”。

“主要是对方打着防疫的名义,加上利用‘老师’这一身份,很容易获取家长的信任。”北海市公安局银滩东区派出所一名办案人员称,有的家长觉得这笔金额并不算多,便很快转了账。

据介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而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进行作案。

目前,北海警方已就此事展开调查。警方提醒,学校各班级QQ、微信群应建立严格的入群审核机制,老师要经常核查群成员身份,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清除并报警。

同时,家长们对班级QQ、微信群里发布的各类收费信息,务必要先与校方或老师核实后再进行转款。一旦遭遇骗局,要留存好相关证据(诈骗分子的QQ号、微信号、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立即报警。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