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武功山华云学校教师王曦:用丹青点亮山里孩子的世界

2021-04-13 18:26:43 作者: 萍乡武功山华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朱时飞) “华实相称,云梦飞扬。”这是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华云学校的校训。该校的青年教师王曦,就是一位校训的忠实践行者,她用自己美好的青春、执着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来诠释校训的内涵。她给了山里孩子一支画笔,用水墨丹青,描绘金色年华,点亮内心世界,让孩子的梦想在云天上自由快乐地飞扬。

用爱守望乡村讲台

2009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环境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王曦参加了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以优异成绩被分配到万龙山乡华云学校任教。那时候山区的交通状况还很不理想,母亲送她时看见学校条件艰苦,离家又远,劝她放弃,表示以后可以再考城里的学校,但她坚持想试一试。

山区学校的音、体、美师资都非常紧缺,来到华云学校后,她成了学校唯一的美术专职教师。由于她功底扎实、精心教学,上课风趣幽默、亲切有爱,学生们都喜欢上了美术课,也喜欢上了这位城里来的美术老师。她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对艺术的渴望。她感觉到,山里孩子家庭条件有限,周边又没有校外培训机构,比城里孩子更需要她这样的美术教师,于是在她的心里,坚定了扎根山区、奉献教育的信念。每周星期一,她总是5点多起床,辗转奔波几个小时,准时赶到学校上班,周末才能回家。学校食堂的饭菜简陋,宿舍里没有空调、热水器,但她还是留了下来。后来她结婚生子,有时几天才能回去看孩子一眼,甚至孩子生病也顾不上回一趟家。就这样,她克服了许多生活上的困难,为了对山里孩子的这份爱,默默坚守了12年。其间,有很多条件好的城镇学校、行政单位和企业,都想把她这个难得的美术人才挖走,可她不忍心离开这里的孩子们,始终没有选择离开。

用心打造趣味课堂

在华云学校,王曦老师的敬业乐教,大家是公认的。她担任了全校6个班的美术教学,有时还兼任班主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平均每天5节课,还有其他各种工作,工作事务十分繁忙。但她只要有一点空闲,就会认真钻研美术专业方面的知识,只要有美术教学方面的培训,她都会抓住机会,给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她主动加入了芦溪县美术名师工作室,和骨干教师一起,站在课改的最前沿,着力打造趣味课堂、高效课堂,并多次获市、县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市、县级美术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一等奖。2018年,在与芦溪县美术名师工作室手拉手研课活动中,她讲授的《可爱的剪纸娃娃》一课,得到了芦溪县美术名师的一致好评。

她努力探索农村美育工作新途径。课堂教学中,她擅于通过游戏、比赛、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都喜欢她上的美术课,学校的美术教学也实现了新的突破。此外,她不断钻研、总结、创新,将美育与德育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美术来开阔眼界、滋养心灵。她带领华云学校剪纸社团参加萍乡市第五次少代会“传承历史,童创未来”社团展示活动,因表现突出得到了市领导和代表们的点赞,让华云学校的剪纸特色艺术教育得到了大力推广。她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参加课题研究,并参与了水墨画课题教材的编写工作;她还是芦溪县农民画协会成员,她绘制的农民画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被有关方面收藏;在疫情期间,她创作出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抗疫作品,积极宣传防护知识。

用笔点亮一盏心灯

山里的孩子淳朴善良,勤奋好学,但大多视野较窄,自信不足,美术基础较差。王曦注重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尝试成功、树立自信。她觉得山村有孩子学习绘画得天独厚的环境,农村的自然风景是孩子们的艺术天堂。节假日里,王曦带领同学们走进农家院落、田野河溪、大山深处,让他们感受自然之美;有时还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大家走进公园、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家乡、对生活、对自然、对历史人文的热爱,激发他们绘画创作的热情。她教孩子们尝试创作农民画、水彩画、中国写意画、传统剪纸画等,每一个孩子的画稿她都认真修改,绝不含糊。孩子们学会了用审美的眼睛观察世界,学会了初步的绘画技巧,对绘画的兴趣更浓厚了,自信心也更足了,一批批小画家在她的培养下成长起来。她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学生们的手抄报作品、图文创作作品、剪纸作品在市级、省级、全国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孩子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点亮了一盏心灯。

杏园花开,芳菲四季。王曦朝着做“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的方向,一路前行、一路歌吟,带着学生追梦、帮助学生圆梦,收获自身的成长,也收获着平凡的幸福。她先后获得“萍乡市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辅导员”“芦溪县骨干教师”“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优秀教师”“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优秀党员”“萍乡市优秀指导老师”“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她用自己平凡的工作见证了一名青年教师对山区教育的执着、一名党员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