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产业展翼高飞 厦门自贸片区持续推进航空维修平台建设

2021-04-21 12:14:12 作者: 航空维修产业

厦门网讯(本版文/厦门日报记者 崔昊 制图/张平原)厦门航空维修业兴起于1993年,是中国较早发展航空维修产业的地区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国内最大“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厦门航空维修业超80%为境外维修业务,参与国际分工程度高。

厦门,因白鹭栖息而得名鹭岛,又因厦门太古、新科宇航、霍尼韦尔、中航秦岭、美捷特等众多全球知名航空维修企业扎堆,被喻为一站式“飞机医院”。

这里不仅可以进行飞机结构大修,客改货、公务机整装、发动机维修、部附件制造与维修乃至航空技术培训等,都可以顺利实现。而厦门也因此成为国内乃至亚太地区航空维修产业的“领头羊”。

厦门航空维修业最大的特点是超80%为境外维修业务,参与国际分工程度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厦门自贸片区持续推进航空维修平台建设,以改革破解发展瓶颈,

积极推动海关监管创新,改革航空维修产业人才职称评价体系,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推动航材税率调降,同时完善产业配套,做大做强做优厦门航空产业,为服务国产大飞机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数据显示,近几年,厦门航空维修业平均产值超百亿元,最高时达140多亿元。去年,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厦门航空维修产业依然实现盈利,表现出强劲韧性。

主要特点

●民机独立第三方维修聚集地

●外资500强企业投资为主

●超80%为境外维修业务

●企业均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外

特别开放

●允许航空维修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外实施保税维修业务

●允许企业承揽国内航空公司境外包修业务

发展重点

部件制造、深度维修、航材交易及配送、公务机设计改造、航空金融、人才培训等

空间载体

●高崎航空工业区

厦门岛内高崎机场片区,占地1.64平方公里,形成完整的航空维修产业链

●莲河片区

航空工业区

园区规划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深度维修、部附件及新材料研发制造、航材保障及供应链服务,大数据及培训等上下游相关产业领域

创新亮点

推动海关监管创新,提高通关效率

推进航材税率调降

集成创新服务,推进产业服务精准化

【亮点数据】

航空维修

超百亿元

近几年,厦门航空维修业平均产值超百亿元,最高时达140多亿元。

超80%

超过80%为境外维修业务,参与国际分工程度高。

16家

聚集了16家专业航空维修产业企业,形成了以飞机结构大修为龙头,以客改货、公务机整装、发动机维修、部附件制造与维修和航空技术培训为辅助的“一站式”航空维修产业格局。

【企业声音】

新科宇航:

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信心满满

“去年受疫情影响,航空维修国际市场下滑,我们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如今,新政策一步到位,将有效提升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日前,在位于厦门自贸片区的厦门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维修车间里,公司总经理林恬钦高兴地说。

给新科宇航发展带来新曙光的,是财政部、海关总署于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2021-2030年支持民用航空维修用航空器材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15号)。该项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厦门建议再获采纳,将对进口航材免征关税,从根本上解决国内航空公司及维修单位进口维修航材关税成本高的问题。

作为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在厦门设立的从事飞机零部件维修、改装的合资企业,过去因为不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受到航材税率倒挂问题的制约,新科宇航超过80%的业务是国外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不占优势。林恬钦告诉记者,新政策的出台让新科宇航与国内外的航空维修企业能够“同台竞技”,发挥企业在产能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将有信心吸引更多的客户。

林恬钦介绍,新科宇航厦门厂区的设计产能是年维修量300台,目前只达到了年50台-60台的维修量。立足新政策的利好和富足的维修产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升,预计产能将翻一番,实现年产能突破百台。

不仅是对于新科宇航,厦门航空维修企业都倍感振奋鼓舞。据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透露,新政的实施预计每年可为厦门相关企业减负数千万元,将从根本上解决国内航空公司及维修单位进口维修航材关税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基本实现对国内航材进口主体的全覆盖,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厦门航空维修产业的竞争力,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多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