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外,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为啥拒绝采访,害怕“感动中国”?

2021-04-22 13:19:24 作者: 这个老外,在

“面对卢安克,我土崩瓦解” ——柴静

卢安克是谁,让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说出如此肺腑之言?

或许,许多中国人并不认识他,因为他不来自于中国,也活得很低调。以至于当初有人要推选他上“感动中国”时,他着急地跑到了当地邮政局写了封回信:

“我并不想感动中国,我来到中国恰好是中国感动了我,请别选我。”

是的,这是一个低调到了极点的人,不爱出风头,也不爱出名,但是他做的事儿却让他不得不出名。

时到今日,再次提起这个人,熟知他的人,仍会为之而深受感动!

01 与中国的结缘

卢安克,1968年生,一个很高很瘦,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德国人。

中学毕业时,卢安克曾当过工人,做过帆船教练,后来就读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卢安克和中国的结缘,源于一次旅游。

1990年夏天,卢安克第一次来中国,进行了自己为期3个月的旅行。殊不知,这次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到了中国之后的卢安克,渐渐地迷上了中国。

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国,1992年,他来到了中国东南大学留学,1993年,又转到了广西农业大学,并因此而结识了一群广西的中国农村学生。

卢安克很想留在中国,1997年,他在广西开了一所“学校”义务教德文,但是最后却因为没有“就业证”,而被部门罚了3000元。

1999年,卢安克从德国老家回到中国,又跑到了广西河池的一所乡村学校当初中教师。

然而,在这场中国教育问题上,他再次遭到了打击,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

因为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没能提上去,家长们对卢安克产生了极大的意见,最后学校开除了卢安克。

为了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同年,不甘心的卢安克自己成立了个办事处。

“办事处是广西外经贸委批的,教育局管不了我……我有合法从事教育工作的权利,可以做教育实践研究了。”

2001年,卢安克跑到河池的特困县东兰县切学乡的板烈村小学当教师,那是一个贫穷、落后,不通路、不通信号的小村落。

02 身处贫困大山,扎根于志愿者教师事业

“难以想象外国人会跑到这么一个地,而且还当上了志愿者老师。”

这是柴静在采访卢安克后,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下的这么一句话。

2009年,柴静受命到广西一个名为板烈的偏乡僻壤去采访一个外国老师。

在采访之前,或许没有人曾想到,这次的采访之路如此难走。

从北京到广西南宁,单单是坐高铁,就得花十几个小时,火车就更不用说了。

到了广西首府南宁,还需要辗转多地,走多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才到贫困的板烈村。

当节目组一行人,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和设备,风尘仆仆、舟车劳顿地赶到板烈村时,终于看到了那个金发碧眼、高高瘦瘦的乡村教师卢安克。

卢安克给人的印象,并不是想象中的西方人那样,穿着工整笔直,西装革履。

他的着装很随意,甚至可以说有些邋遢,如光脚穿了一双磨烂的运动鞋,因为在那儿根本买不到一双45码的袜子。

不过,虽然穿得有些不太体面,但是卢安克却没觉得尴尬,笑称:这已经不再是自己的鞋了,那是村里的老人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鞋。

透过他的话语,人们大体可以感知到这位“洋教师”与乡里人的关系。

是的,“乡亲都叫他卢老师,在板烈他很受人尊敬。”

03 十年乡村教师,从未领过一分钱工资

2001年,从卢安克第一次到板烈教书到他离开之时,都从未拿过学校的半分钱工资,甚至还倒贴钱进去搞教育。

平时靠翻译、写书所得的书稿费用,也全捐给了慈善机构。

每年,他远在德国的父母,会给他打来四千多钱的生活费用,而他却将这大部分的钱捐了出去,剩余一小部分用来打印、复印各种材料,仅有少量的钱留给了自己,其自己每个月的开销不足200元。

在旁人眼中,他是一个“异类”。他除了节俭朴素、不爱花钱,还不喜酒肉、不喜恋爱、不喜抽烟打牌……

一切芸芸众生所谓的七情六欲及喜好,在他身上,几乎都找不到印迹。

当主持人问及他“不为这些,你为了什么生活”时,他的回复言简意赅:

“有更大的乐趣啊,比能表达的更大的乐趣。”

在乡里人眼里,卢安克是“洋雷锋”。

除了教书,卢安克常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孩子眼中,他是好朋友。

他们可以一起玩游戏,一起嬉戏打闹,一起爬山……

除了是朋友,他甚至还是孩子的“父亲”。

板烈小学有240名学生,其中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是住宿生。

由于地处农村,经济落后,当地大部分青年劳动力都跑到了城里打工,许多留守儿童,常年见不到父母一次。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