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嘀一巴士:服务行业的困境与提示

2021-04-27 15:53:19 作者: 疫情下的嘀一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还提出要科学评估此次疫情对行业带来的损失并采取有效措施。如以防控疫情为契机,在法规条文中进一步明确要求提升公共交通工具的卫生状况、安全应急管理和服务水平等;针对部分道路运输经营者在此次疫情的损失,特别是防控工作表现突出的客货运输企业,地方政府在场站土地和资金政策等方面适当给予扶持或优惠。

措施虽多,但最后是否发挥作用还要看实施后的结果,且这些措施真正抓住了企业负责人们和普通民众的需求了吗?为什么北京开始复工后依旧只有寥寥无几的企业开门?

“政府没有明令的防御防控的规定,也没有明确的一个法律和权益的保障,这是影响中小企业老板信心的最大问题。”在张昭看来,嘀一巴士复工是一个带有风险性的工作。复工行动虽然开始,但对企业们并没有一个安全保证。“比如说我们本来想过去给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做免费的接送服务,哪怕是从医院给他接到地铁,但是为什么不敢这么做呢?因为如果这车里面就坐了3个人,其中一个是感染者,那最有可能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的企业停业整顿,甚至不知道期限。”

不完善的防疫规定让众多企业无法安心着手开始复工,据福布斯中文网报道,截至2月12日,很多行业的综合复工率仅为8%左右。“基于这种结果来说的话就是没人敢干这种事,包括现在很多餐饮、我们这种服务行业为什么不复工,其实考虑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原因。”

一场疫情让张昭明白,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这场疫情终将胜利,但企业的顺利运转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疫情爆发带来的困境和焦虑,经验和提示,或许就能成为开始解决问题的那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