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17岁少年和他穿错的鞋、走错的路

2021-05-09 20:04:44 作者: 母亲节|17

放心,我知道错了,谢谢检察官妈妈给我重新出发的机会。

目送穿着自己儿子衣服的晓阳(化名)进了检票口,消失在茫茫人群中,检察官任文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希望他和穿错的鞋、走错的路说再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我也是母亲,当检察官妈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

任文娟是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的一名未检检察官,晓阳只是她接触到的那些未成年孩子中的普通一个,故事还要从被盗的那三只鞋讲起……

三只鞋的故事

2021年3月1日,静安区某高档商务楼一楼服饰柜台员工报案称,今年2月先后发现店内少了一件外套和一只样鞋,另有一只样鞋在消失了几天后又物归原位,但明显有穿过的痕迹。当天一早,发现一名陌生男孩在店内呼呼大睡,身上穿着该店被盗的外套和两只样鞋,遂报警。

经查,该男孩叫晓阳,17岁,2月先后三次潜入该店,偷了一件外套和三只样鞋,总计价值人民币700多元。“这个17岁的孩子为什么要偷衣服和鞋?为什么会睡在被盗店铺里?”任文娟看完卷宗后陷入了沉思......

在看守所见到稚气未脱的晓阳,她了解到——晓阳父母在十年前离异,晓阳随父亲一起生活,由于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父子关系并不融洽。

2020年底来沪前,晓阳与父亲一起在南方打工。在一次争执后,他独自来沪闯荡。由于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花光积蓄后,晓阳开始流浪街头,衣服、鞋子破了于是想到去涉案的店铺“拿”。最后,没地方休息就索性睡在了该店铺内。

经过审查,检察官综合考虑晓阳的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险性较小,又鉴于其是未成年人,决定对其不批准逮捕。

在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当天,任文娟在看守所外看到了衣衫单薄的晓阳,他连换洗的衣物都没有。春寒料峭,看着这个跟自己儿子差不多高的晓阳因为感冒还在咳嗽流涕,任文娟赶回家,整理了几套儿子的衣服,还买了感冒药送到晓阳手里。接过这些,内向寡言的晓阳腼腆地说了声“谢谢检察官妈妈”,脸上露出了久违的阳光笑容。

我能自力更生了

对于像晓阳这样的无监护人、无经济来源、无固定住所的“三无”来沪未成年人,检察官第一时间联系了静安区的观护基地——某酒店,将酒店负责人作为涉罪未成年人晓阳的合适保证人,并委托青少年社工对其开展观护帮教。

任文娟叮嘱晓阳,在观护基地要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劳动技能。同时,她答应晓阳尽力帮他联系父母,让他尽快回到父母身边。

3月26日,任文娟把晓阳父亲从广东专程请到静安区检察院。阔别几个月后父子重逢,虽然父亲最终同意把晓阳带回身边继续照顾,但晓阳却始终不愿再回到父亲身边。

检察官了解到,父亲粗暴冷漠的教育方式,导致晓阳与其隔阂越来越深。在对父亲进行有针对性的亲职后,检察官再次辗转联系到晓阳的母亲,希望通过她逐渐改善亲子关系,帮助晓阳走回正轨。

在观护基地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检察官多次上门看望晓阳,并会同青少年社工组织普法活动,帮助晓阳认识到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这段时间里,检察官妈妈任文娟成了他最惦念的人,工作之余他也会时常向检察官妈妈汇报自己的近况:“今天厨师长表扬我了,说我进入工作角色很快”“我还拿到了900多元工资,我能自力更生了!”

看着这个误入歧途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开朗、阳光,任文娟的内心也更加欣慰。

和穿错的鞋走错的路说再见

综合考量晓阳的犯罪情节、观护帮教期间的表现、认罪认罚的态度等之后,静安区检察院对晓阳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在不起诉宣告前,任文娟在征求晓阳意见的基础上,多次与其父母沟通最有利于晓阳成长的方式,最终父母一致同意晓阳跟随母亲生活。

4月28日,任文娟亲自把晓阳送到火车站,帮其整理行囊,并反复和晓阳妈妈确认她在广东的接站时间。

在车站安检口,不善言辞的晓阳在与检察官分别的时刻,突然红了眼眶......

“检察官妈妈,我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再见到你?”

“孩子,以后有机会来上海的话还可以来找我。不过,我可不希望在工作中再看到你。”

“不会不会,您放心,我知道错了,谢谢检察官妈妈给我重新出发的机会。”

她相信,晓阳能够和穿错的鞋、走错的路说再见。(上海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