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散文学会走进中牟“箜篌城”,殷江林、魏清海、孙勇等省会作家参加采风

2021-05-13 15:48:17 作者: 河南省散文学

5月12日,受《文化中牟》杂志主编罗辛卯的邀请,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散文学会会长王剑冰委托学会副秘书长孙勇,带领河南省散文学会作家采风团,一行28人到中牟农具博物馆和箜篌城采风。

这次采风活动,是河南省散文学会组织活跃在省会部分实力派作家,举办的小范围的文学采风活动。在江西九江采风的王剑冰会长,对这次采风活动非常重视,从采风活动发起之日,到采风活动圆满举行,时刻关注着采风活动进度及采风活动情况。他还在采风前一晚向采风团全体作家致以诚挚问候:“欢迎各位参加省散文学会组织的活动,希望大家此行开心,并留下美好的印象。我因在外地参加活动,不能与诸位同乐,特致问候!” 并预祝采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参加这次采风活动的有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省直文联主席殷江林,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著名作家签名藏书馆创办人魏清海,河南省青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梦情,《奔流》杂志副主编魏惠玲,郑州市文联委员、《禅露》杂志主编、河南省青作协副秘书长邹相,《三悦文摘》杂志主编衣水,《大河诗歌》杂志主编彭永强,河南省散文学会官渡桥创作基地主任娄继周,河南省阅读学会中心主任苏小蒙,诗人、“书香天下”国学艺术馆馆长王留根,畅销书作家魏灵芝,九三学社河南省委文化遗产委副主任张弛,青年作家邵世领,传记作家贾延,河南省青作协副秘书长、校园工作委员会主任孔令欣,青年作家刘玺,以及中牟作家、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领导、郑州晚报驻中牟记者站的罗辛卯、杜新锋、苏百泉、许言、王吴军、张朝晖、徐少杰、梁姗等。

中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初置县以来,已有2200年的历史。作家采风团在中牟文化服务中心,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农具博物馆。廉刀、锄头、墨斗、秤锤等等,丰厚的农耕文明,集合出了庞大的“农具军团”。作家们被“农具军团”释放出来的“农耕力量”深深地震撼,在不断赞叹的同时,纷纷记忆起自己曾经的农耕生活,从作家们喜悦的表情里,清晰地表达着发自内心深处的温暖与亲情。作家们还在“婚嫁礼俗馆”,对新娘子“九天回门”一说,产生浓厚的了解兴趣,火红的迎娶场面,喜庆的主色调环境,激起作家们“回想当年”;在“连环画馆”,作家们从记忆深处翻出陈年往事,深情地抚摸着连环画的封面,好像抚摸着久违了的童年生活;在“豆腐制作坊”,看到石磨、大豆以及由树杆结构出来的制作豆腐的工具,作家们感叹手工制作豆腐、豆腐脑的甜蜜生活;尤其是看到打麦子场,那些石磙碾麦穗、木杈翻麦秸、木掀扬麦尘等等熟悉的生活场景时,作家们用手机不停地拍照,记录着并没有走远的乡村事物。

作家们带着在中牟文化服务中心留下的意犹未尽的好心情,走进位于中牟县城东南11公里的“箜篌城遗址”。中牟“中国箜篌城”是中国唯一的箜篌制造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箜篌制造基地之一。仿古建筑与厚重的“箜篌文化”,使作家们感慨万千。作家们纷纷在箜篌鼻祖师延高大的雕像前驻足留影,穿梭在由铜鼓、琵琶、古琴、芦笙、排箫、骨笛等古老乐器组合出的音乐环境里,整个采风队伍,伴随着浓厚的音乐文化,情绪荡漾,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草绿花红中,行走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短短的中牟采风时间,给作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河南省直文联主席殷江林说,中牟人杰地灵,是一块风水宝地,物好人更好。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魏清海说,中牟位于郑州与开封两大古都之间,是两大城市的市中心,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给中牟深厚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保护保障。河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孙勇说,中牟是我的故乡,近年来家乡的发展变化非常大,不仅有“名牌农作物”支撑地域性经济增长,更有丰富的历史遗迹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助力,比如“箜篌城遗址”,它的建设,就是文化中牟的一个代表性符号。河南省青作协常务副主席梦情说,离中牟很近,这还是第一次感受中牟的历史文化,今天的采风感受很多,虽然时间短,我却了解了一个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新中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