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法眼|最高法明确银行卡遭盗刷可向银行索赔,“就近找ATM交易取证”获认可

2021-05-26 02:37:12 作者: 一周法眼|最

【本期关注:银行卡伪卡盗刷】

银行卡明明就在身边,卡中的钱却已不翼而飞……近年来,银行卡“伪卡盗刷”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根据该司法解释,借记卡遭遇盗刷可向银行索赔,信用卡遭盗刷不用偿还本息和违约金。

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司法解释亮点很多,体现了法院在伪卡盗刷纠纷中更侧重于保护持卡人的利益,同时明确了银行对收取复利、违约金等格式条款不履行提示或说明义务的后果。

信用卡遭盗刷不用偿还本息和违约金

《银行卡规定》共有16条,主要对持卡人与发卡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收单行、特约商户等当事人之间因订立银行卡合同、使用银行卡等产生的民事纠纷进行规范。

“《银行卡规定》回应社会关切,对银行卡盗刷责任进行了规定。”紫牛新闻记者看到,该规定第七条明确,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借记卡持卡人基于借记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支付被盗刷存款本息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信用卡持卡人基于信用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返还扣划的透支款本息、违约金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发卡行请求信用卡持卡人偿还透支款本息、违约金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前两款情形,持卡人对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具有过错,发卡行主张持卡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持卡人未及时采取挂失等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发卡行主张持卡人自行承担扩大损失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律师:亮点多,侧重于保护持卡人的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这一新的司法解释亮点很多”,江苏金协和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常璇律师在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司法解释特别是对于伪卡盗刷或网络盗刷问题的责任分担做出了明确规定。在盗刷频发、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的现实状况下,法院更侧重于保护持卡人的利益。

她同时提醒,与此同时,根据该司法解释持卡人也应注意保管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如出现盗刷问题应及时挂失等。如挂失记录等,就被该司法解释列入持卡人在遭遇伪卡盗刷交易可以提供的证据材料。

常璇告诉记者,该司法解释的另一大亮点是,规定了发卡行在与持卡人订立银行卡合同时,对收取利息、复利、费用、违约金等格式条款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持卡人没有注意或者理解该条款,持卡人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对其不具有约束力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是结合民法典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对银行行为的规制,让持卡人明明白白付费。”她表示。

“就近找ATM取款”,该取证方式获得认可

此前,有相关人士提醒,如遇银行卡伪卡盗刷,应第一时间报警留下报警记录,并使用银行卡就近在ATM上进行一笔交易,以此获得银行卡真实位置的证据。

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银行卡规定》,持卡人主张争议交易为伪卡盗刷交易的,可以提供银行卡交易时真卡所在地、交易行为地等证据材料进行证明。该司法解释还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全面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结合银行卡交易行为地与真卡所在地距离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存在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

常璇告诉记者,这意味着,这一取证方式在司法解释层面获得了认可。

记者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已有一些遭遇盗刷的持卡人通过这种取证方式,赢得了官司。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今年4月26日作出一审判决的一起银行卡纠纷案件中,原告陈女士作出了堪称“教科书式”的应对。

该案判决书显示,身处江西的陈女士在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在外省被盗刷后,立即报案并在最近的该行ATM机上取款100元。在与银行交涉未果后,将发卡行诉至法院。银行辩称陈女士存在泄漏密码的可能,但因未提供证据予以证实,未被法院采信。

高安法院认为,被告银行未能对伪卡有效识别,导致原告账户被伪卡盗刷,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最终,该法院全额支持了陈女士要求银行赔偿盗刷损失4.2万余元的诉讼请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承源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