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极端天气频频造访,怎么防,怎么躲?

2021-05-27 21:54:49 作者: 今年极端天气

今年以来极端天气频频造访我国。尤其是进入到四月中旬以来,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次来袭,分别位于长江下游和中游的苏州和武汉,还在同一天里出现了龙卷风。

今年的大风天气是比以往多吗?

和往年比,今年天气有异常吗?

针对突然来临的极端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我们有没有办法实施监测预警?

如果碰到这种极端大风,我们怎么防、怎么躲?哪些人群要特别小心?

今年极端天气频频造访,怎么防,怎么躲?

沙尘暴、极寒天气、龙卷风,自2021年冬春交接开始,这些我国公众以前并不太熟悉的极端天气接连发生,很多人更是切身感受到这些不速之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的影响。今年的气候是出现异常了吗?

今年极端天气频频造访,怎么防,怎么躲?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气候比较异常,一方面出现了频繁的极端天气;另一方面,有些气候现象出现了快速转换,像冬季在1月中旬以前非常寒冷,但1月中旬以后快速增温,导致整个冬季出现暖冬的现象。进入春季以后,沙尘天气又成了主角,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原来沙尘天气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但今年沙尘天气的次数,跟2007年的状况相当,进入到四五月份以后,强对流天气又开始频繁出现。”

今年极端天气频频造访,怎么防,怎么躲?

其中5月10日,湖北省的强对流天气对当地造成了重大的气象灾害,武汉出现了每秒44米风速、13到14级的雷暴大风,湖北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多公顷。4天以后,也就是5月14日,长江中下游两个地方,苏州和武汉又相继出现了龙卷风。在武汉市蔡甸区遭到龙卷风袭击的核心区域,不少家里房屋倒塌的村民,带着行李匆忙逃出投奔亲友。现场消防、城管等多支救援力量正在清除坍塌物,并通过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全力搜救被困人员。江苏苏州市在5月15日上午发布消息:经统计,吴江区龙卷风灾害共造成4人遇难、19人轻伤、130人轻微伤。

今年极端天气频频造访,怎么防,怎么躲?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5月14日,长江中下游出现了大范围的雷雨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有弱也有强,大部分不那么极端,少部分是极端的。针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地方气象台都很早发布了预警,但是针对龙卷个体而言,不可能提前很长时间给出精准的预报。”

今年极端天气频频造访,怎么防,怎么躲?

龙卷风是强对流天气里边概率最小的一种,在我国也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其实是狂风、暴雨、雷电、冰雹,还有龙卷这一类天气的一个集合体,它是发生在一种空气剧烈的垂直对流运动的一个积雨云当中,这块积雨云它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不同的天气现象,所以说针对这样垂直对流运动特别强烈的这个积雨云,它所产生的天气就叫强对流天气。我国是季风气候,强对流天气的位置常年都是按照季节逐渐从南向北推进,但是今年这一切却发生了变化。

张涛说:“进入2月份之后,我们就开始关注强对流天气在各个地方发生的可能性,一直都比较弱,但是进入到4月之后,尤其是4月下旬之后,强对流天气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候,突然呈现暴发的态势,就是在发生的频次、强度、覆盖面和广度上都突然增加了,又异于常年,也就是说今年的强对流天气是前期偏少、偏弱、偏北、偏晚,进入到4月下旬到5月之后,突然进入了偏多、偏强的态势。”

为什么今年冬春会发生一系列跟往年偏差比较大的极端天气状况,它们的背后有没有一个共同的主角呢?专家们捕捉到了这个角色。

今年极端天气频频造访,怎么防,怎么躲?

周兵说:“今年到目前为止,大风似乎成为强对流天气、沙尘天气和寒潮冷空气的主角,大风现象串联了整个季节。今年沙尘暴的启动者是风,强对流天气、雷暴大风、龙卷风,它们的主角也是风,冬季的寒潮强冷空气也是以偏北大风为主体,所以说似乎大风成了贯穿冬季到春季的一条主线。今年的风很活跃,中国气象局专门针对大风进行了一些研讨,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大风或者是大风造成的气象灾害等等。”

今年极端天气频频造访,怎么防,怎么躲?

5月17日,中国气象局研讨部署了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的服务工作。5月20日,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针对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因大风导致的重大灾害,要求进一步强化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张涛说:“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就是风、雨、雷、电、冰雹,什么天气都可能有,并且什么强度都可能是,就是说如果大部分强度比较弱,可能会警示度不够,但是还有很少一部分强度可以非常的极端,极端的可能性到临近分钟级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预警,对于一部分信号强的,我们可以做到提前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是小时级发布相对更精准一点的预警,但是这样的预警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这需要整个社会响应的效率和力度跟上,才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发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