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端午节前回到家乡凯里

2021-06-13 08:01:35 作者: 他在端午节前

顾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莉

6月11日下午6点,45岁的胡承苹与丈夫和家人焦急地在黔东南州公安局等待着。1分钟、2分钟……时间似乎变得特别慢,他们的目光始终盯着大门进出的车辆。

“来了、来了……”车门一打开,一位眉清目秀的男孩在民警陪伴下走下车。当他们目光触碰的一刹那,胡承苹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寻子16年终圆满

5800多个日日夜夜,寻子16年!

胡承苹在凯里走失的儿子李明海终于回家了。那些和孩子有关的记忆,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在胡承苹的脑海里百转千回。16年,心痛和想念成了这家人的习惯。原本是一场漫长的、看不到尽头的等待,就在端午节前,这场等待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时间回到2005年7月15日晚,胡承苹带着4岁多的儿子李明海(2000年12月生)到凯里市中博广场摆摊卖宵夜。李明海在广场跟其他小朋友玩耍,胡承苹摆好摊后,发现儿子不见了。她连忙发动亲朋好友在凯里市区及周边寻找,却一无所获。后来,胡承苹一家辗转省内其他市州及省外多地寻找,均没有结果,但他们从未放弃。2007年6月7日,李茂君、胡承苹夫妇来到凯里市公安局寻求帮助,并采集血样入库。

“当时,我想死的心都有了。”回忆起儿子丢失的经过,胡承苹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团圆行动”让他们一家团圆

2021年3月3日,黔东南州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在“团圆行动”工作中,进行DNA检验比对时,发现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和平镇马某锐就是在凯里失踪的李明海。

如今已是21岁的李明海回忆到,当时自己在广场被人抱走后,上了火车。火车开了很长时间,下车时已是晚上。很久以后,便到了广东汕头的养父母家。被拐时,李明海有些记忆,所以他一直记得亲生父母的大概情况,只是不知道家的方向。

虽然养父母对李明海很疼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想找到亲生父母的想法却越来越强烈。直至2018年,李明海在警方的帮助下,将自己的血样录入了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李明海说:“虽然有养父母的疼爱,但看到其他人和自己父母在一起时,还是会羡慕,会想起自己的亲生父母,想找到他们。”

6月11日下午,李明海从广东乘高铁回到凯里。黔东南州公安局工作人员在团聚现场,公布了DNA比对成功的结果,母子俩喜极而泣。

“助人为乐显真情,感谢人民好警察。”在认亲活动现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团聚的一家人,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分别为黔东南州警方、凯里警方送上了锦旗。“要是没有政府、警察的大力帮助,仅靠我们自己,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儿子。”胡承苹激动地说。

“看到这一家人团聚的场面,我觉得我们做再多工作也是值得的。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帮助更多家庭团聚。”黔东南州凯里市公安局民警伍明柠对记者说。

来源: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