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休闲 > 音乐舞蹈 > 台湾舞蹈总论

台湾舞蹈总论
2011-12-03 14:58:16   来源:   点击:

    台湾的舞蹈面向非常多元丰富,从原住民各族的舞蹈祭仪活动,汉族民间欢庆歌舞艺阵活动,自外国引进之西、欧芭蕾、现代舞、土风舞、爵士舞,乃至国际标准舞、街舞、佛朗明歌舞、肚皮舞等时下流行的舞蹈,都能在台湾这块土地上共存共荣,充分显示台湾的舞蹈土壤肥沃且有机性强,足以滋养各种舞蹈类型的根苗。更难能可贵的是灌溉这片舞蹈园地的园丁们「一步一脚印」踏实地奉献付出,不断承先启後,才能创造出今日多采多姿的舞蹈丰果。

    一、舞风初现的日治时期

    台湾在1895年(光绪21年)马关条约割让予日本後,正值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时期,各项艺术大多透过日本为媒介,间接吸收西方艺术的潮流,舞蹈类型尤其舞蹈教育的传入台湾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从舞蹈的多样性、专业化与精采度各方面来看,日治时期的开始,也为台湾舞蹈揭开西方舞蹈启蒙的新页。在日治时期,原已存在在台湾数世纪之原住民乐舞与17世纪郑氏时期移入的汉民族的歌舞活动,因与本土居民生活习俗息息相关,仍继续保有发展空间,且日本学者对不同原住民的祭仪歌舞还留下许多研究文献。又因受日本西化运动的影响,新式学校的体育课程和活动中,可见到唱游(原称游戏)、大会舞(操)的历史足迹。然而,舞蹈以一种舞台专业表演艺术型态的出现,可推至1930年代日本舞蹈家石井漠、韩裔舞蹈家崔承喜来台演出,进而带动了台湾前辈舞蹈家的留日风潮。

    二、战後启蒙时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民政府播迁台湾,也使得1940年代成为台湾舞蹈起步的「在地生根」时期。当时相当活跃的台湾舞蹈家林明德,曾赴日师事崔承喜学习西洋古典舞蹈;许清诰则在1944年(昭和19)独立组团自日本回台演出,是台湾第一个使用法文的芭蕾术语授课教师。战後蔡瑞月、李彩娥和李淑芬等人都自日返台,分别在台南市、屏东市和台北市成立舞蹈社开班授徒。1957年康嘉福也返国投入芭蕾教学,还曾与学生蔡雪慧合作演出过全幕《柯碧莉亚》(1961)。另外如台南市的黄秀峰、彰化县的辜雅棽、台中市的张雅玲等都成立舞蹈社教授舞蹈,而且早期台湾舞蹈社的公演,大多是以芭蕾为主。1952年成立的黑猫歌舞团,或是之後的艺霞歌舞团,也深受日本影响,仿效如「宝塚」歌舞剧团的演出型态,更加证明了台日之间舞蹈发展密切的互动关系。

    1949年国民政府因国共战争失败而退守台湾,中国大陆的舞蹈家高棪、李天民、刘凤学等人迁居来台,将不同的舞蹈种子洒播在台湾的土地上。来自日本与中国这两股舞蹈脉络在台合流,加上政府迁台初期以继承正统为号召,并标举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旗,自1954年起,民族舞蹈推行委员会(今中华民国舞蹈学会)举办大型的中华民族舞蹈比赛,促使民间舞蹈社更为蓬勃发展,学校的舞蹈风气也随之兴盛。有监於此,1955年教育部核定每年5月5日为舞蹈节。

    三、舞蹈专业化发展时期

    1960-1970年代是台湾舞蹈迈向专业化的关键时期,从仰赖民间舞蹈社对人才的培育,转向由学校体制更系统化的专业舞蹈教育。1964年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设立5年制舞蹈专修科,由高棪担任首届科主任,开启了舞蹈专业教育的大门。1970年台湾艺术专科学校(今台湾艺术大学)成立音乐科舞蹈组,由李天民担任首届主任。属於技职体系的台南家政专科学校(今台南科技大学)也於1971年成立音乐科舞蹈组。因为有了专业舞蹈科系的师生做後盾,成就了云门舞集,创立於1973年的云门,其创始团员多为中国文化学院舞蹈专修科学生。同时,也因此提升了西方经典芭蕾舞剧的演出水准,能够推出全本芭蕾舞剧配合现场演奏的演出,造就了1979年台北市政府音乐季由姚明丽担任艺术总监、国人首出自制的全本芭蕾《天鹅湖》更因为具有专业科系舞者的加入,军中不同军种艺工队的演出和竞赛节目之水准也跟着提升。

    1966年义大利籍秘克林(GianCarlo Michlini)神父在罗东创设「兰阳舞蹈团」,至今仍是台湾以宣扬发展民族舞蹈为主的知名儿童舞团,并以引进俄国师资教授俄派芭蕾,组训儿童芭蕾舞团着称。秘克林於1976年成为中华民国舞蹈学会举办的「舞蹈飞凤奖」之首届获奖者之一。基於对台湾的深厚情感和推动舞蹈艺术的热情,秘克林期愿未来能够成立兰阳国际艺术大学。留学奥地利的黄丽薰曾为艺术学院(今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创立後的芭蕾教师,於1970年代後期成立汉声舞集,对培育专业舞者有所贡献,该团约於1980年代中宣告解散。

    此一时期,是中美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美国国务院推举艺文团队和艺术家访台展演,例如:1967年保罗?泰勒舞团(Paul Taylor Dance Company)於台北市中山堂演出;旅美舞蹈家黄忠良、王仁璐分别於1967、1968年回国教授美式现代舞,引进了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的技巧,後者尚举办发表会。玛莎?葛兰姆於1974年首次率团来台演出;美国艾文尼克莱斯舞团(Alwin Nikolais)和艾文艾利舞团(Alven Ailey)分别於1976、1977年访台,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演出,这两项演出是由许博允的新象艺术中心主办,开创了台湾民间艺文经纪专业的风气之先。私人艺文经纪公司引进国外表演团队,亦有助於台湾舞蹈艺术专业的发展与成长。

    1973年林怀民在台北市创立了第一个华人现代舞团云门舞集,在「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的思维下,奠定了舞蹈从专业化走向职业化的根基。1978年林怀民的舞作《薪传》於嘉义体育馆首演时,适逢中美断交,而成为时代的印记。1976年舞蹈家刘凤学创立新古典舞团,至今仍持续演出,刘凤学个人已经累积了一百多个作品,创作能量不坠,不但提出「中国现代舞」的观念与口号,从事现代舞蹈的编创,并穷毕生精力钻研儒家与唐代舞蹈。

    1970 -1980年代的20年间,舞蹈专业科系的设立、舞蹈专业团体的成立,以及国际级舞团的引进,进一步打开了台湾的舞蹈视野。

    四、舞蹈发展黄金时期

    1980-1990年代是台湾舞蹈发展的黄金期,可从五个方面观察:

    (一)专业舞团之发展

    新一代台湾土生土长、经过欧美洗礼归国的舞蹈家,进入专业舞蹈科系任教,贡献所学,并成立自己的舞团。包括:曾师事蔡瑞月,自玛莎?葛兰姆舞团返国的游好彦自组游好彦舞团(1984年)、刘绍炉的光环舞集(1984年)、萧静文舞蹈剧场(1985年)、林秀伟的太古踏舞团(1988年)、平珩的舞蹈空间(1989年)、陶馥兰的多面向舞蹈剧场(1989年)等,皆在台北市成立,且以当代舞蹈的型态呈现,许多作品充满实验性。

    1981年受聘於中国文化大学的美籍教师玛莎(Martha Wales-Brown),创立台北艺苑芭蕾舞团,被认为是台湾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但只维持了4年。曾师事李淑芬,後来到国外学习,以爵士舞、踢踏舞见长的许仁上,於1985年成立台北舞艺舞团。1989年标榜爵士舞风格的吴佩倩,成立了吴佩倩舞极舞团。

    跟随刘凤学在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习舞的蔡丽华,於1988年在台北市成立台北民族舞团,致力发展台湾本土特色的舞蹈,并於1994年创办第一份以台湾为名的《台湾舞蹈杂志》,因後继无力,於1996年停刊。舞蹈专业期刊最早可溯及1958年由何志浩担任发行人创办的《民族舞蹈月刊》,因为经费人力和稿源不足而於1960年停刊。1988年云门舞集宣布暂停,被媒体列为年度「十大文化事件」,幸1991年云门重新出发。

    1990年代是芭蕾专业舞团成立的重要年代,包括:徐进丰的「台北首督芭蕾舞团」(1990年)、张秀如的「高雄城市芭蕾舞团」(1992年)、吴素芬的「台北芭蕾舞团」(1994年)等。另有新兴的现代舞团如古名伸所成立的古名伸舞团(1993年)、杨桂娟於板桥市成立的组合语言舞团(1993年)、罗曼菲和吴素君、郑淑姬、叶台竹4位云门舞集成员成立的台北越界舞团(1994年)、林丽珍於台北成立的无垢舞蹈剧场(1995年)、石吉智在台中市成立的极至体能剧场(1997年)、吴碧容与张秀萍在台北成立的三十舞蹈剧场(1997年)、由罗曼菲担任艺术总监的云门舞集二团(1999年),以及姚淑芬成立的世纪当代舞团(2000年)等等。而第一个由台湾原住民组成的舞团原舞者,也在1991年成立。这些从1980年到2000年成立的专业舞团,大多仍持续发展至今,且多获选为国家扶植团队。

    (二)舞蹈专业人才培育

    艺术学院於1983年成立五年制的舞蹈系,林怀民为创系系主任。台湾体育学院(今台湾体育大学)和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分别在1996和1998年成立舞蹈系,加入舞蹈专业人才培育的行列。1992年艺术学院舞蹈系成立硕士班,分为表演和创作两主修,舞蹈专业教育开始提升到研究所层级。至2009年,国内已有6个舞蹈专业的研究所。

    1980年起国民中小学设置的舞蹈班为舞蹈专业人才的培育,奠下更紮实的基础。初期在全国北中南各区共设置了9所的舞蹈班,让具有舞蹈才能者,藉由甄选管道,不受学区限制,从国小三年级开始接受有系统的培育,且可衔接至高中阶段(1983开始设置)。因为有了舞蹈班,高等教育各舞蹈科系所收到的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皆相当优异。而从台湾师范大学学生时代起就跟随刘凤学习舞的张丽珠,对於最早启动的第一批国中小学舞蹈班的设置和後续发展至今有所贡献。

    1997年「艺术教育法」通过,确立了艺术类科之大专院校、高级中等学校招生之一贯制。台北艺术大学的舞蹈七年一贯制在1998年成立,招收国中毕业生,可直升至大学,即是依据「艺术教育法」,一贯制是舞蹈专业教育再发展的另一里程碑。

    (三)民间舞蹈社之发展

    此一时期民间的舞蹈社团也展现出旺盛的活力。例如:曾任台北艺苑芭蕾舞团团长的李巧,基於对古典芭蕾的热爱与执着,1986年主持台北四季舞蹈中心,成立古典芭蕾特别班,引进俄派芭蕾师资来培训儿童,之後还成立四季芭蕾舞团。1988年高雄的张秀如舞蹈中心首次引进英国皇家舞蹈学院芭蕾教学系统,且定期接受来自英国系统的师资到台湾为学习者做芭蕾级数的检定考试。张秀如并引进国际芭蕾大赛的体制和内容,为台湾的芭蕾发展未来能与国际芭蕾大赛接轨而铺路。

    1987年解严以後,两岸开始交流,台湾许多舞蹈社开始前往中国大陆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以及古典身段技巧,学习与交流的结果常常反映在教育部每年举办的民族舞蹈比赛的编创作品中。相对地,游好彦舞团、云门舞集和新古典舞团也先後於1990年代初向中国大陆输出现代舞蹈。

    1990年代末,云门舞集舞蹈教室启动生活律动课程,有别於以技巧指导式教学为主的一般民间舞蹈社传统,其课程强调启发式教学,引导学习者发挥创意、觉察自我,开发建立出从亲子、自幼儿到老年的生活律动课程系统脉络与教材内容,且不断扩张版图,现今全台湾已有超过20家舞蹈教室。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云门舞集舞蹈教室特别成立蓝天教室,让师资进入灾区,协助灾区孩童透过舞蹈来重建身心

    1994年艺术界发起「向蔡瑞月致敬」活动,30个以上的表演团体以接力方式连演24小时,引起社会高度的关注,成功地抢救了中华舞蹈社,可说是一项舞蹈抗争运动。这个曾经是蔡瑞月孕育、启蒙台湾第二代舞蹈家的摇篮,以及提供国外舞蹈家的排练场所,在1999年遭受祝融之灾後已修护完成,以古蹟面貌成为台湾舞蹈的新地标。

    (四)硬体设备之建设

    1987年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建设完成启用,诞生了世界级的国家剧院和小型的实验剧场,俾利更多一流的国内外舞蹈艺术家和表演团体的演出,所展现出的精湛技艺,自然有助於提升国内舞蹈水准和欣赏层次。如: 2009年逝世的碧娜.鲍许(Pina Bausch)所领军、享誉国际之「乌帕塔舞蹈剧场」(Tanztheater Wuppertal Pina Bausch)於1997年首度来台,造成轰动,并对表演艺术界带来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在舞蹈家刘凤学担任国立中正文化中心主任时,还曾成立「明日之星舞蹈工作室」,发掘培养年轻的优秀舞者。

    属於私人的皇冠小剧场於1984年设立,提供中小型团体表演空间,并於1999年举办首届台湾、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编舞家的「小亚细亚舞蹈网络」联展。位於信义计画区的「新舞台」,是台北市第一个民营的中型多功能表演厅,1997年开馆启用, 1999年邀请林怀民担任艺术总监,展开一年一度的新舞风系列,一直持续至今。台北艺术大学从1991年起,凭藉专业的剧场设备,不仅提供校内师生和国内专业人士的演出空间,也透过举办关渡艺术节、亚太艺术节等国际型活动,让国外优秀舞蹈艺术家登台献技,日本舞踏大师大野一雄在1994年参与关渡艺术节的演出即是一例。此外,各县市相继成立的文化中心之硬体设施和表演空间,对於舞蹈演出与相关活动的推广,也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功效。

    (五)政府政策之推动?掌管国家文化政策机构之设立

    政府於1982年在行政院下成立了文化建设委员会(简称文建会)以推动国家文化政策与事务;透过文化政策、对艺文工作者的补助与奖励机制,使得舞蹈人才和团队继续成长,有的且在国外大放异彩,其中在德国科堡(Coburg)市国家歌剧院、奥地利《格拉兹市歌剧院芭蕾舞团》担任艺术总监的舞蹈家、编舞家余能盛即为典型的代表。地方性的艺术季、国际型的艺文交流活动,也是文建会工作推动重点。1980年代初期文建会举办过国家文艺季、推动舞展;1995年举办的国际舞蹈季,内容包括已故舞蹈家许惠美的纪念舞展,以及首次举办的台湾舞蹈史研讨会,以高棪、蔡瑞月、李天民、李淑芬、刘凤学和李彩娥6位舞蹈家作为研讨会的焦点。文建会并主导全国性的舞蹈创作比赛,从1996年的「舞林至尊」到1997-2004年的「舞跃大地」,都是由赖秀峰的中华民国舞蹈学会承办,提供国人相互竞争、观摩的场域,所颁发的奖项和奖金,对年轻一代舞蹈创作者产生了相当的激励作用。自1992年起推动的「扶植团队计画」使许多优秀的艺术团队得以续存与发展。1996年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简称国艺会)成立,目的在於积极辅导、协助与营造有利於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展演环境,奖励文化艺术事业,以提升艺文水准,其基金主要来自文建会。国艺会自1997年起设置国家文艺奖,表彰艺术家的成就,给予国家最高荣誉,舞蹈类首届得主为刘凤学,其後林怀民、刘绍炉、平珩和已故舞蹈家罗曼菲等都曾获奖。

    五、开创舞蹈新世纪

    (一)走入国际舞坛

    迈入21世纪以来,台湾舞蹈舖展出飞扬、丰收的新局面;无论是在表演创作、学术研究或学校教育,都有亮眼的成绩。云门舞集在国际上大放光芒,未受2008年八里排练场失火的影响,继续扮演着台湾文化指标的角色,林怀民也屡获国际奖项的肯定。2005年,葛兰姆舞团首席舞者许芳宜登上美国《舞蹈杂志》(Dance Magazine)的封面,被誉为全球25位最受瞩目舞者的榜首,证明了台湾舞蹈专业训练的成果。留学德国福克旺舞校(Folkwang Hochschule)、被誉为编舞天才的伍国柱,三十多岁即在国际舞坛发光,担任德国卡萨尔剧院舞蹈剧场的艺术总监,不幸因病而於2006年早陨,但年轻一代已开始崭露头角,展现实力并发挥潜力。以兼具表演和创作才能,全部男性舞者组成的驫团为例,舞者已具备并展示出爆发的气势和强烈的企图心,在为自己的舞团或是应邀为他人表演创作时,都尝试突破框架,挑战与视觉、音乐、戏剧和科技艺术等跨领域的可能。这也是目前舞蹈编创的热门趋势。

    由於市场的自由竞争激烈,因此坊间的舞蹈班与课程相当多元,流行舞蹈非常受欢迎,也经常举办发表会,形成另一股舞蹈风潮与势力,并扩大了不同参与和观赏人口。更多享有国际名声的舞蹈家和表演团队,也纷纷在国立中正文化中心或艺术经纪公司的邀请下来台演出,国际舞蹈营、艺术节的举办规模和内容的丰富性,以及经由国家补助国内团队对外输出的频繁度,都更胜於以往。

    舞蹈研究所的成立在21世纪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也促使舞蹈学术理论的研究成果,在量与质上都大为增进。2002年成立的「台湾舞蹈研究学会」每年都提供学术论文发表园地,颁发研究生论文奖,并出版具审查机制的《台湾舞蹈研究》期刊。2004年在台北艺术大学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论坛活动,不但与国际着名的舞蹈组织机构结盟,更进一步打响了台湾舞蹈的知名度,也为後继的研究者跃上国际学术场域立下基石。

    新世纪开始实施的九年一贯课程,是台湾教育改革的要项。尽管争议不断,但其将舞蹈与戏剧同列为表演艺术,纳入新课程的「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中。能够让舞蹈以表演艺术之姿,堂堂进入中小学课程中,相较於欧美先进国家,台湾此举居於领先地位的。只不过舞蹈普及教育的成果还有待时间检验。在「师资培育法」修正、松绑之後,未来应有更多专业、优质的舞蹈教师进入一般学校体制内,落实舞蹈教学工作,从小紮根,以培育更多喜爱和欣赏舞蹈的人口,使整个台湾的舞蹈风气与水准能够藉由国民义务教育,达到全面的提升。

    (二)舞出台湾之美

    不同的舞蹈形式自有其发展源头可追溯,但无论是本土的舞蹈如原住民舞蹈,或外来的舞种如西方芭蕾,当追究其发展脉络时,随着时空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变化,原味也会产生质变,外来品也会在本土着根。总而言之,舞蹈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且是必须透过身体为媒介,舞蹈的发展乃是不断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反覆对话和推陈出新的累积过程。今日台湾舞蹈的多元成果,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经由一代代舞蹈人的努力,不断地演变、推进而成。

    影响台湾现代舞发展的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葛兰姆曾经提醒我们:要倾听祖先的脚步声!期待舞蹈人继续踏着前人的脚步,在全球化的竞争趋势下,凭藉着过往良好的传统与根基,不断创新,发展出自我的特色,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舞出台湾之美。

    参考资料

    1. 平珩主编。1995。《舞蹈欣赏》。台北:三民。
    2. 陈玉秀。1995。〈台湾的表演舞蹈─光复前後〉。收於《一九九五台湾舞蹈史研讨会专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3. 伍曼丽主编。1999。《舞蹈欣赏》。台北:五南。
    4. 文建会网路剧院。http://www.cyberstage.com.tw。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钟美英
下一篇:舞蹈空间舞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