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食
2011-12-04 23:06:20   来源:   点击:

    扁食就是馄饨,台语pián-sit。台湾有些卖扁食的店或小担,常榜标其手艺学自福州师父。福州人取猪前後腿的瘦肉打成肉浆,加入地瓜粉扞成一张薄薄的皮,再包进肉馅,由於捏成的形状似扁扁的燕尾,便有扁肉燕之称,久了也有人称之为肉燕或扁食,而那张猪肉制成的皮便被人叫做燕肉皮。也许因为燕肉皮的制作不易,传到台湾以後,有人以面皮取代之,结果就煮出一碗与馄饨一样的扁食。馄饨在中国的历史悠久,至少汉代时即已出现,所谓「饼中夹馅,入汤煮之」的「煮饼」或「汤饼」就是馄饨,不过在唐宋以前,因为其「形如偃月」就像今日饺子的模样,馄饨与饺子常常不分。到了宋代,代表「饺子」的「角子」名称出现,「馄饨」与「饺子」才开始各有所指。至於扁食一词出现於元代,在明清的文献里普遍指向饺子,明嘉靖年间福州的扁肉燕出现了,「扁食」便被闽南地区的人借用了,而後辗转来到台湾就成了馄饨汤的化身。  

    参考资料

    1. 陈淑华。2009。《岛屿的餐桌-36种台湾滋味的追寻》。台北:远流。
    2. 朱伟。2005《考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邵万宽、章国超。2007。《金瓶梅饮食谱》。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爱红娘
下一篇:扇平森林生态科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