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间带
2011-12-04 23:07:11   来源:   点击:

    海潮平均满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海域。澎湖海域的潮间带既宽且广,全县岛屿退潮总面积共164平方公里,涨潮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涨、退潮之间相差约37平方公里,宽广的潮间带水浅而平,大部份为粗粒沙质沉积物、贝类珊瑚残骸和砾石堆积,潮下带由岩石和珊瑚礁所构成,底质呈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中生产力最旺盛的地区。其区域共可分为:

    一、潮上区:本区内阳光直射、四季温差大,环境相当恶劣,是个极乾燥的地带,生物亦不多,常见的生物有海蟑螂、蓝绿藻等。

    二、礁岩区:本区多为珊瑚隆起与岩石所形成,为动植物最繁盛的地方,以藻类、底栖性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最多。

    三、潮池区:本区为退潮後,在低洼地区积水的小池称为「潮池」,其面积有大有小,深浅不一,愈接近潮线,生物相愈丰富,常出现寄居蟹、黑海参、荡皮参、海胆等生物。

    四、泥沙区:是砂岸环境相当差的区域,以枪虾、飞白枫海星、二枚贝、蟹守螺等生物居多。

    五、珊瑚区:本区是以珊瑚而形成的生态体系,也是澎湖海域最重要的生物资源,最常见的有轴孔、表孔、雀屏、盘、菊珊瑚等。

    六、湿地区:广大的潮间带及退潮时所裸露的泥质滩地,是澎湖湿地特色所在,海岸湿地大多是弹涂鱼、招潮蟹等生物出没之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化国家植物园
下一篇:澎湖群岛玄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