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佳楼
2011-12-03 14:14:24   来源:   点击:

    【建筑名称】仁佳楼

    【所在位置】金门县金宁乡安岐69号

    【建立年代】西元1975年

    【兴建人名】吴仁佳

    【历史沿革】

    「仁佳楼」为安岐人吴仁佳侨汇回乡所建。吴仁佳九岁丧母,父亲体弱多病,年幼时生活贫苦,不但三餐不继,倍受邻人欺侮,而且没有可以避风雨的栖身之地,饱嚐人间冷暖。因此他发愿,发达後要建一栋房子给跟他一样可怜的人居住,提供他们遮蔽风雨的地方。

    1947年,吴仁佳离乡背井到泰国求发展,後来又到新加坡从事木材批发,辛勤努力下终於致富。发达後的吴仁佳在1974年汇新台币七十多万回故乡,请三位在故乡的幼时好友帮他建房给落魄的乡人居住,只要求房中安放祖先灵位。1975年,楼房完成。

    吴仁佳出洋後从来没有归乡,只有妻子曾经返乡一次。後来,将父亲也接到新加坡。虽然家人都已不在金门,但是吴仁佳对於故乡的事物仍然非常关心,常常乐捐赞助公益与教育事业。

    建筑特色】

    仁佳楼建筑形式为出龟(突龟)洋楼,正面的三开间中央明间凸出外廊,外貌有如龟头,功能类似闽南传统建筑中的「轩」,与外廊结合并且二楼化,使平面呈现「凸」字型。洋楼特徵的圆拱,在仁佳楼二楼仍然可见,但弯曲的弧度已经不如以往的洋楼,凸出部位侧边的拱圈则改作为梯形。正立面山头上写着「仁佳楼」三个字,标示出洋楼起建人名称,这种明白标示出起建人姓名的洋楼,在金门并不多见,一般把个人家传源流放在最高处,作为一种光宗耀祖的象徵。

    从仁佳楼正立面山头来看,这栋建筑虽然保留侨汇时期洋楼的形式,但使用材料与工法已有所不同。首先是采用的花砖便不是过去洋楼常用的日本面砖。在两岸分治的情况下,过去多由厦门进口的日本面砖已不易取得,取而代之的是1970年代在台湾很流行的磁砖,以纯色的几何造型拼贴出花样。

    山头的两只狮子材质也不是传统的灰泥,而是改用较为近代的水泥塑制,从目前表面留存的痕迹来看,当年应该是有施彩上色的,只是色料已经褪去,只留下隐约的残迹。这两只狮子的作工虽然与侨汇时期的许多洋楼不能相比,但也呈现出素人朴拙的美感,造型虽然简单,仔细欣赏却可以发现狮鬃、体毛与尾巴的细微刻画毫不含糊,也看得出在当时在无法从内地聘请匠师的情况下,在地匠师所表现出的地方色彩。

    从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来看,仁佳楼的二楼地板以不过过去采用杉木,已经是采用钢筋混拟土结构,结构上比过去的洋楼坚固。山佳楼的屋顶是「四坡水」,也就是前後左右成四坡的,与过去洋楼的二坡水形式大大不同,因此没有过去洋楼装饰重点的侧面山墙,取而代之的是环绕整个屋顶的水泥预铸栏杆,只有在前端长廊正上方的位置上可以看见向上突起的柱头与较多的装饰元素。

     

    中文关键字: 金门 , 安岐 , 吴仁佳 , 仁佳楼

    参考资料

    1. 李锡隆,金门岛地采风,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6
    2. http://papilio0204.pixnet.net/blog/post/2325936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凹寿
下一篇:刘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