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陈夫人第二部

陈夫人第二部
2011-12-03 14:27:50   来源:   点击:

    庄司总一所着。作者从小渡台,长期居住台湾,《陈夫人》为其在战前所写的长篇钜着,表现了他对台湾人的生活观察与自身的体验。在这部作品中,他以写实的风格提出了「内台融和」的方法,处理台湾人与日本人结合所面临及衍生出来的风俗习惯、劳资纠纷、民族问题、亲子问题与社会关怀等问题,作者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看法与解决之道,透过日本女性安子下嫁台湾郎,面临异民族、异文化冲击并寻求调适之道的情节铺陈,表现文化差异的背後,更夹杂着国族认同、文化认同复杂而无解的课题,最後以基督教的人道主义、「爱」的力量贯穿全文,是庄司总一战前最得意、最负盛名的长篇巨作。

    《陈夫人》的日文原着,分为第一部「夫妇」与第二部「亲子」,其出版时间不同,中译本则将二部合一刊行。《陈夫人》第一部夫妇於1940年11月由东京通文阁出版,被佐藤春夫评为「犹如天马行空振翅之声,清晰可闻,诚为难得之作」。1942年7月,东京通文阁出版《陈夫人》第二部「亲子」,1943年8月底获得「大东亚文学赏次赏」。

    《陈夫人》的故事主要描述日本女性安子嫁到台南陈家後的婚姻生活。第一部「夫妇」由安子不顾家乡父母的反对,执意与台湾人陈清文结婚,而来到礼仪风俗、生活习惯都和日本颇有差异的台湾开始写起,安子单纯地希望能够成为陈家的一份子,然而却事与愿违。由於安子的日本人身分,让她受到陈家的偏见与排挤。

    第二部「亲子」由陈清文计画从事凤梨事业展开,旨在处理父母亲与子女两代之间的问题。总一以内台联姻下的混血儿清子为描写重心,表现她在身分认同上的矛盾。清子所遭受的痛苦来自於对父亲个性的承继,她的同学称呼她为「陈」同学,而非「清子」同学,她因而感到一种不可言喻的自卑感,并对「我既是日本人又是台湾人,这等於我不是日本人,也不是台湾人」的命运感到无可抗拒。清子始终陷在这种两难的困境与痛苦之中,她没有办法接受这种双重认同,因此也面临了无所归属的窘境。庄司总一在《陈夫人》第二部「亲子」所要处理的问题,除了在於内台混血儿的生存之道外,也隐隐透露出日本与台湾的殖民与被殖民地位,才是造成清子不幸的来源。

    女主角安子在与大家族成员保持接触的努力下,为陈家人分忧解劳,甚至在致命的时刻勇敢解救清文,终於获得婆婆的认同与接纳。最後,清文、安子在历经事业失败、接二连三的不幸,以及年轻世代的冲击等考验後,终究达至明朗的境地,在回顾过去的坎坷险径,迈向南洋发展的新生活之际,作者藉由「—爱,安子在心里窃窃私语着」一句作为停笔,表现了基督教的人道主义关怀。

    庄司总一企图用客观的角度来描写台湾家族的人事纷扰,以及内地人与本岛人关於种族情结的纠葛,但是最终却安排陈清文带着家人举家向南洋发展作为结束,不难看出这样的结局颇为呼应日本当局的南进政策。

    参考资料

    1. 庄司总一着,黄玉燕译,《陈夫人》,台北:文英堂,1999
    2. 河原功,〈《陈夫人》:认识台湾的钜着〉,收於庄司总一,《陈夫人》,台北:文英堂,1999年
    3. 叶石涛,〈〈《陈夫人》中文译本问世〉,收入庄司总一,《陈夫人》,台北:文英堂,1999年
    4. 黄宗彬,《台湾日治时期文学作品研究—庄司总一之《陈夫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日本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5. 邱雅芳,《圣战与圣女:以皇民化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为中心(1937~1945)》,台中: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陈若曦
下一篇:霍斯陆曼?伐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