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后太监大佬:精通迷龙术 裹胁皇帝出逃

2020-10-07 13:26:53 作者: 唐朝最后太监

QQ截图20170208100238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唐僖宗拒绝了他的建议,在唐僖宗看来,李、王联军已经退回河中,以这样的借口移驾,简直是无稽之谈。这不是明摆着把自己当三岁小孩耍吗?田令孜万没想到唐僖宗的态度会如此冷淡,不禁有些恼羞成怒。但他并不愿意就此罢手,而是坐观时局变化。

  这时候的朝廷上下都将两次迁涉归咎于田令孜,田令孜已成千夫所指的孤家寡人,在政坛上处于孤立、被动的局面。田令孜反复思量,决定孤注一掷,冒次大大的风险,劫持唐僖宗去成都。

  当天夜里,田令孜引领着自己的义子王建为首的“随驾五都”闯入唐僖宗的凤翔行官,谎称有外兵来犯,不待睡得迷迷糊糊的唐僖宗反应过来,几个义子过去,把僖宗从暖和的被窝里“请”了起来,连扶带拉,簇拥上马。田令孜这时候能用的也就是这帮义子,真太监没办法要亲儿子,要想培植力量只有养义子。宦官以养子培植和巩固自己的势力,用他们做内侍省、神策军的首领及地方军政长官。

  在“随驾五都”的保护下,田令孜挟着唐僖宗来了一个雪夜狂奔,连夜向凤翔西南六十五里处的宝鸡驰去。这时候从驾的宦官、卫士仅数百人。也就是说,皇帝丢下自己的文武百官跟着太监出逃了。

  要知道这次贸然出逃,是田令孜采取的突然行动。弄得唐僖宗有心通知百官,也没有时间等待人员聚集。官员们对唐僖宗这种做法很不理解。他们私下都认为田令孜一日不除,百官就得多当一天摆设。文武百官意见统一,宁可待在凤翔被乱军打死,也不跟着和皇帝跑。

  天亮后,满朝的文武大臣发现自己的皇帝被劫持了,一个个都破口痛骂田令孜巨阉奸贼弄权玩主、祸国殃民,恨不能将其铄金销骨。

  田令孜的合作伙伴——李昌符和朱玫这两个人,一看势头不对,就赶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田令孜的关系了,他们已经看出田令孜都已经从一个灸手可热的当权者沦落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没必要和他继续坐一条船。而且,要选择和田令孜一起,还得应付孪克用和王重荣的追杀,想来想去,最后和王、李结成了同盟,共同追杀田令孜。

  田令孜挟持唐僖宗刚刚进入大散关,朱玫长驱直入攻打大散关,大散关易守难攻,朱玫久攻不克。虽然没有拿下大散关,但却有了意外收获,那就是俘获了嗣襄王李煜。这个人虽然是个残疾人士,但也是皇家血脉,算是唐肃宗的玄孙。朱玫知道李媪的身份后,脑中灵光乍现,便留下大将王行瑜继续追击僖宗,自己领着李媪回到了凤翔。

  为了让官员们彻底丧失对唐僖宗的信任,朱玫联同王重荣、李昌符上表请诛田令孜,以“安慰群臣”。三月,宰相萧遘率群臣上言“令孜专国煽祸,惑小人计,交乱群帅”,也要求诛杀田令孜。这时候,唐僖宗正在田令孜的护卫下,在山道羊肠上跋山涉水,哪有闲功夫答理奏章。僖宗人大散关后,马不停蹄地向山南西道治所兴元行进。

  回到凤翔,朱玫便紧锣密鼓地计划另组朝廷。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十月,在朱玫的胁迫下,百官们拥立李媪即皇帝位,改元“建贞”,遥尊僖宗为太上皇。

  消息传到山南,唐僖宗君臣呆若木鸡。田令孜知道百官藩镇都把枪口对准了自己,自己的当权已成为小朝廷生存困难的主要原因。为了挽回危局,只好主动让贤,推荐杨复恭为左神策军中尉、观军容使,自己甘心作个西川篮军使。不过田令孜并没有立即赴任,而是留在山南,时刻准备着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杨复恭以僖宗的名义发布檄文到关中,宣称有能斩朱玫首级者,便以靖难节度使之职赏他。在这混乱中,诸节度使击杀了朱玫,俘虏李愠,唐僖宗再度返回长安。

  田令孜在成都依傍其弟陈敬碹,这时候他的义子王建任壁州刺史,在川中一带活动,抢占地盘。田令孜向陈敬碹说王建是我的儿子,可以把他招致麾下,陈敬碹答应了。可是当王建在投奔的路上时,陈敬碹又反悔了。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激怒了王建,他打着朝廷剿贼的旗号向田令孜兄弟开战。

  王建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就拿下了成都,先杀了陈敬碹,然后对自己的义父田令孜用刑。田令孜以当过十军容使的高官,不愿尸首分离,被缢杀。一代迷龙大师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