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休斯敦领馆起火”到“阿斯塔纳考古文物”,论“文书”的命运

2020-07-24 11:05:14 作者: 从“休斯敦领

2020年7月22日,一则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失火的消息牵动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

火情原因系领事馆人员在大院内用明火焚烧文件。

焚烧文件的原因是美方政府单方面要求中国在美国开的第一个总领馆——休斯敦总领馆关闭,而且只给出中方3天的撤离时间。太多的资料没有方法处理,只好直接找个空地开烧。

为什么不用碎纸机呢?

一是太慢;二是怕泄密,毕竟把碎纸屑重新拼凑起来,读取信息的手法屡见不鲜了。

至于为何没有焚烧机密文件的高温炉,暂且不做讨论。这里只想探讨一下“文件”的命运。

文件,古时也叫“文书”。指公文、书信、契约等的文字材料。

现存最早的古文书是“甲骨刻辞”,后来出现了用狭长竹、木片作载体的“简”。

把长短相间的简用皮条或丝绳编连起来,就成为册。

把册保存起来就成为典。

东晋后期(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首次出现了纸张类的文书,而诏令文书和重要奏疏的载体仍用竹、木简,到隋代竹、木简才废弃不用。

文书载体用纸以后,皇帝的诏书用染黄纸,官员的禀启用红纸,一般文书都用白纸。由此可见,文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的文书,不同的命运。

一般而言,重要的文书会有仓库封存。根据重要程度不同,封存的期限也不同。

过期的文书则会被丢弃或者销毁。

然而,在阿斯塔纳考古的时候,古墓里却出土了一些记录着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文书。

其中有一件还被央视搬上了荧幕。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的《阿斯塔那俑与文书》中,用动画的形式,让文物从博物馆奇妙夜出走回到高昌古城,在闹市上陶俑们吃瓜看戏,再现“2000多年前大唐西域都护府的一场市井官司”。

回望几千年文明史,有多少珍贵典籍荡然无存,反而这种家长里短的文契却穿越历史沙海重现生机。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古代纸张珍贵,人们习惯将废弃的公私文书裁剪成死者穿戴的鞋靴、冠帽、腰带和枕褥的形状,作为陪葬品,放置于地下房屋式墓冢内。由于当地气候极其干燥,埋藏于地下的纸质文书历时千年而不腐烂。正是这种独特的墓葬习俗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为吐鲁番地区留下了相对延续的古代档案,被考古学者视为珍贵的珍宝。

正如《 庄子·内篇·人间世》所言:“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