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乱于禅让制,此只是燕王哙个人责任吗?臣子推波助澜

2020-07-28 20:01:15 作者: 燕国乱于禅让

其实在很多君主身上都能够看到这一点,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自然会对自身的声望名誉看的比较重,但燕王哙显然在这一方面理解错了方向也走错了路。他认为,古代的尧舜之所以会久负盛名,之所以会在千百年之后还被人们推崇,就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禅让制的精神,而尧舜禹虽然表面上处在并列的地位,可是在实际当中禹的名声却不如尧舜,那是因为禹将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而尧舜却是真正实现禅让制度的君主。

燕王哙认为禅让制比世袭制更有利于树立君主威望

所以燕王哙认为推行禅让制比推行世袭制度更加有利于一个君主树立威信拥有声望。因此他才会选择在燕国实行禅让制度,企图将燕国的权力交给没有任何皇氏血脉的相国子之。

由此可见这个人的昏庸程度,一个君主想要名传后世树立威望,不是靠为国家谋取实际利益,而是靠这些投机取巧的方式,也难怪燕国会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也难怪燕王哙后来连谥号都没有,被人们称作是丧国之君,对于这个君主,后来人真的是想要同情都没有任何理由的。

事实上,如果燕王哙不做这样的荒唐事的话,燕国的发展还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也不会招致齐国的攻打,燕国也不至于那么快的就衰败下去,所以无论是这件事情的爆发也好还是后来燕国的急速衰败也好,都与燕王哙这个人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

臣子的推波助澜推动禅让制产生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一些臣子的推波助澜。第一个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相国子之,在这件事情当中他是被禅让的对象,而一旦此事能够成功,他便能够坐上燕国的王位,成为这件事情的直接受益者,可想而知,他对于这件事情是多么的上心了。

子之一方面在燕王哙面前表现一种忠诚臣子的形象,一边又招揽了一些所谓的名人异士为他出谋划策,企图收揽人心为自己的继位而铺路;而对于其他忠诚的大臣也是极尽打压,在那个时间被子之所迫害的忠臣良将不在少数。子之的这些行为不仅对当下的燕国造成了影响,对后来燕国的历史发展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国子之为私利迫害大臣,想通过禅让制夺取王位

我们都知道燕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无论是它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好,还是经济和行政发展也好,都是战国时代比较落后的,燕国在综合实力的比拼上面一直都比不过其他的国家,甚至就连中山国这样的一个中等诸侯国与之对抗都是平分秋色。

而这样的燕国最经不起的其实就是内部的崩溃,可是子之只是一心的想要夺走燕国的王位,他虽然位居相国之位却从来不懂得为国家谋取利益,从来不会对君主直言极谏,一个这样的人坐在燕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可想而知燕国发生了多少荒唐事。实际上如果没有子之对那些政治大臣的迫害,想必禅让制都不可能那么容易的就直接推行下去,子之也不可能顺利地拿到燕国的实权。

苏代协助子之,暗里劝谏燕王哙实行禅让制

第二个人是苏代,其实苏代这个人在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尤其是在战国时代是比较具有知名度的,他的兄长是苏秦,就是那位因提出了合纵的策略而名垂青史的人,是一位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而敌百万雄兵的纵横家,苏代正是学了苏秦带回去的鬼谷之术而成名的,成名之后的他投奔了燕国并且加入了子之的麾下,在燕王哙推行禅让制这件事情当中没少出力。

我们上面关于尧舜禹声望大小的那一套理论,其实就是苏代分析给燕王哙的,也正是因为苏代当时在山东六国的声名,让燕王哙对这个人比较的信任,所以当他的想法获得了苏代的支持的时候便很快地付诸实施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苏代虽然有一些才华,可是这个人的人品却是不过硬的,作为一位臣子,既然投奔了燕国,就应该为安定燕国的社会出谋划策,就应该为燕国去谋取实际利益,他却在燕国搞起了阴谋权术,企图让自己侍奉的子之坐上燕国的王位,从而导致了燕国的混乱,导致了齐国的大举进攻,其实这样一个人,做为人臣是不过关的,如果不是苏代明里暗里对燕王哙的劝谏,想必禅让制不可能那么快的就被推行。

综述

笔者认为,燕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时代,这样天下大乱的年代里推行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禅让制度,并不单纯的是燕王哙这一个君主的责任。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发生了曲折,一个国家在历史进程当中遭遇了坎坷和困难,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地将责任全部推到君主身上。

实际上一个君主只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领头人而已,生而为人,他们也不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能准确的判断出事情的对错和结局的好坏,他们的领导其实也是一种探索,而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更会有很多不确定的事件发生。

当然,我们这并不是要给燕王哙洗白,虽然他并不能够左右燕国的发展局势,但是作为君主燕国的衰败与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只是说君主并非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本,也并不是一个国家衰弱的唯一因素,在我们上面所讨论的那件事情当中也是这样的。

无论是大的历史发展环境也好,还是燕国的政治制度也好,都是导致那件事情发生的潜在原因,而子之的奔走求助,苏代的推波助澜都是导致禅让制度直接爆发的原因之一,我们其实并不能够将这一件错误全部都归结到燕王哙头上。

这其实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君主和臣子都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君主昏庸无能就会导致国家的各方面发展都乌烟瘴气,那如果臣子不怀好意,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君主的决定,从而使社会发展变得困难而又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