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如果不能去旅游,就来看看中国山水画吧

2020-07-31 00:06:59 作者: 暑假如果不能

“史上最短暑假”到了,加上疫情、洪灾和收入的影响,很多人的暑期出游计划泡汤了。

怎么办?

其实古代的皇帝也有同样的烦恼,说是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但基本上离不开皇宫这方圆百里之地,治下的大好河山难得一见。

于是,皇帝就只能让画家代替自己去游山玩水,回来再把景色画在墙上或者屏风上,起到间接观赏的作用。

唐玄宗就做过这样的事情,还陆续派了两位画家去嘉陵江写生,其中一位就是“画圣”吴道子,另一位就是今天要讲的工笔山水画大师李思训。(详情可参看拙文《吴道子是怎样成为画圣的?这是我能找到的最详尽的记述了》)

李思训跟唐朝皇帝是亲戚,属于皇家宗室,字建睍[xiàn],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

这个晛字意思是“因为害怕不敢正视的样子”,李思训的为人也是如此。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在他30多岁,正是壮年的时候,赶上了武则天执政,大肆屠戮李氏宗亲,所以他干脆就辞官隐居,专心画画避祸。

李思训山水、楼阁、佛道、花木、鸟兽无一不精,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师承隋朝画家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风。

在没有航拍、卫星设备的古代,要想画好山水画真不容易。

在隋朝以前,哪怕有风景的画,其中的房屋、人物和山水之间的比例都很不协调,经常出现人比山大,一条河也就两三艘船宽的情况(可参看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到了李思训这里就好多了,为了强调山的高大挺拔,特地把人物画得很小。这样,大自然的雄奇伟大也就显现出来了。

无图无真相,接下来就来看看李思训唯一流传至今的作品《江帆楼阁图》吧。

《江帆楼阁图》

从这幅画上我们可以看到,画家采用了典型的勾线填色法。

线条笔格遒劲,粗细不一,在转折中还出现了方笔,有了后世皴法的雏形。

山石用了很浓艳的青绿色来涂染,在部分墨线转折处勾以金粉——这就是所谓的“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金碧山水画法。

这种“阳面涂金,阴面加蓝”的色彩运用,不但很好地表现出山石的阴阳向背及质感,更有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这也与唐王朝的盛世气象合拍,符合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

所以,在后世的绘画创作中,只要沿用这一风格,就很自然地使人想到中国历史上这一段最辉煌的时期。

《江帆楼阁图》局部

《历代名画记》称李思训的绘画为:“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飘缈,时睹神仙之事。”

——不摆出这样一副醉心丹青、沉迷山水、不问世事的样子也不行啊,武则天的手下在盯着呢。而且按李思训的身份,也做不到牛马田园或者给寺院道观画壁画啊!

所以就只能在山水画的装饰性上下功夫了。

李思训的山水画,通过致密的描绘,构拟出动人的意境。法度谨严,丘壑多变、色彩繁复、典雅匀净,被当时的人推崇为“国朝山水第一”。

唐玄宗上位后,封李思训为彭国公,任右羽林大将军(后转任右武卫大将军),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大李将军”。

但这个时候的李思训早已没了雄心壮志,他以丹青自娱,在作品中也流露出“时靓神仙之事,合然岩岭之幽”的出世之感。

716年,李思训去世,葬于陕西蒲城桥陵。

为他立的《云麾将军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由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杰作之一。

《云麾将军碑》局部

据记载,李思训的作品有《山届四皓》、《春山图》、《江山渔乐》、《群山茂林》等,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却只有《江帆楼阁图》(就这一副还存疑呢)。

李思训在山水画上的地位却是不容抹杀的。

他继承了展子虔和前代的优秀画法,把以前的青绿山水发展得更完善,并把山水画推上了一个高峰。

他是唐朝山水画成熟的代表人物,明朝董其昌还把他推为画家北宗之祖。

明朝徐沁写的《明画录》中说得更清楚:“自唐以来,画学与禅宗并盛,山水一派亦分为南北两宗。北宗首推李思训昭道父子,流传为宋之赵干及伯驹、伯骕,下逮南宋之李唐、夏圭、马远。”

好了,大李将军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他儿子李昭道“小李将军”,咱们下回再说。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