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电报业的发展

2020-07-31 22:14:54 作者: 中国近代电报

以往,中国的信息交流都是口述或写信,最快的就是飞鸽传书(这种情况其实大多只出现在武侠剧,现实极少),反倒是骑马传信比较常见(如在影视剧中的八百里加急之类的)。

但到了近代,这种情况因为技术的发展而改变!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和大名鼎鼎的“莫尔斯电码”!从此人类进入了电信时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罗斯把留捷克向清政府建议架设电线,创办电报局,方便两国通信。但清政府以“电线会损坏,中国难以维护”为由拒绝。之后,英国卜鲁士,美国公使等都照会清政府希望架设电线,但清政府皆拒绝。清政府之所以会拒绝这个“好东西”,与机器,筑路一样,是害怕外国以此控制中国,影响它的统治。

但大家都知道,“好东西”不了解时可能会抵触,但日子久了,增多了解后还是会有人尝试用的!1870年,沈葆桢提议自办电报,但由于那时没有急务,清政府没有办电报的迫切感,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但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给清政府极大刺激,使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意识到办电报的必要性。

1875年,清政府将丹麦在福建架设的电线赎回国有,(这些电线是无知的洋务派官员丁嘉玮与丹麦签订的,后来他被革职,为何说他无知呢,让别国掌握了了本国的电报权,是极端危险的,就像你手机是你和其它人共用,多麻烦,而且隐私(机密)能保住才怪),负责接收的是爱办洋务出了名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洋务派铁杆官员丁日昌,他一边接收机器物品等,一边创办了南台电报学堂,这是中国第一个电报学校!

1877年,李鸿章开始尝试架设电线,他先试一试让人骑马传送消息和电报传送消息,看哪个快,哪个准,但显而易见,电报完胜!之后看清电报价值和实用性的李鸿章开始不遗余力的推广电报。

从线路上,1880年津沽线(天津到大沽口),1881年津沪线(天津到上海),1882年沪粤线(广州到上海),1884年京津线(北京到天津),一直到清末,电报基本推广到全国(西部地区除外)。

1880年,李鸿章成立了天津电报总局,后来天津电报总局改名为中国电报局。但分为电报官局和电报商局两个部门,(为何会分为官局和商局,下面会讲),官局由长期办电报,曾去朝鲜主持电线事务的佘昌宇任总办,商局由著名的“洋务派商业专家”的盛宣怀任总办。

电报分为官线和商线,一开始都是官线,后来分为官线和商线,官线就是官方用的线路,大多是军务需要,方便清政府镇压国内革命力量或抵抗外国侵略者。商线,主要是为了商务情报便于知哓和民间传播消息而设,能促进经济发展。也因此,官线很多都设立在偏远边境等地方,单建设费用而言,一定赔本。而商线大多在工矿商业繁荣等地区,建设费用一般都能盈利!洋务运动期间,商线约占总线路百分之七十。之所以分为官局和商局,是由于官线与商线抢线的矛盾,而电报用途又导致架设电线的区域难以重合,官线又由于肯定赔本没人投资(建设电线,雇电报员工资等都要钱的),官线又必须优先商线等原因,所以索性分为两局。

中国电报业相较于其它的洋务企业,算最成功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1882年朝鲜发生的“壬午兵变”,中国军队迅速平定,让日本侵略朝鲜挑起战争的阴谋没能得逞,这场胜利的原因很大归功于中国电报传递情报快速准确!

总的来说,中国办电报的积极作用远远大过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