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西安鼓楼,北京钟楼,古人修建的钟鼓楼都有哪些作用?

2020-07-19 10:02:01 作者: 晨钟暮鼓:西

编钟制改为“晨钟暮鼓”最早是从唐朝开始,直到元朝,统治者在北京的宫殿北部建造了一座钟楼和一座鼓楼,在唐代的寺庙里,也有钟和鼓,在元、明时期发展成钟楼和鼓楼,它们彼此相对而建,专门用于佛教活动。

于是在县城的中央位置又建造了另一种钟鼓楼,使钟声和鼓声在城市的每个地方都能清晰地听到,开封“晨钟暮鼓”的设置模式应是汉魏“晨钟暮鼓”模式的延续,钟和鼓本身是古代用于娱乐的乐器,在汉代以后逐渐被用来报时或报警。

此外,封建王朝还将举行朝廷、庆典、礼乐等方面的限制。

在中国古代,城镇上一般来说都是有两层的公共建筑,三层以上的建筑体并不多见,古代的钟和鼓制作精美,声音洪亮,并不时流传下来。

据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封的钟声在四十五公里外的玉石县都能听到,钟楼塔顶通常有一个大钟,钟楼里的时间通常是准确的,所以钟楼里的钟通常用来报时,人们可以通过塔上的时钟来查看他们的时间,他们可以通过塔上的大钟通报消息。

在古代,钟鼓楼除了有报时作用外,它还有许多其他用途,比如说危机预警。一九九一年辛亥革命期间,起义军与驻扎在钟楼的清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随着时代变迁、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钟楼的报警功能逐渐消失,因为可以用于预警的工具有很多,然而,从历史上看,钟楼预警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钟楼的地势比其他地方相对较高,它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它可以及早发现,并在敌人进攻时采取预防措施。

后来,一些被保存得很好的钟鼓楼,成为了一个观光游览的好地方。钟楼一般比较显眼,钟楼上的时钟略显时间的过去,提醒人们时间飞逝,提醒人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总结

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容小觑,在科技程度不够发达,生产水平落后的时代,人民群众的劳动是第一生产力,朝耕夕作的日常作息规律下,君主不得不寻求一种通用的方式来管理社会秩序,钟鼓的声响作为通报用具最适合不过,为了使声音传播到城镇的每个角落,命人建造了高耸的钟鼓楼,并安排人员加以管理负责。

古代修建钟鼓楼不仅仅是为了日常农耕作息的报时作用,还能在外敌侵犯抑或是国家有消息情况时及时通知到每个人。

如今随着机械钟表、电子设备的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进入智能时代,早已不需要钟鼓楼,不过在当时能建造设计出如此宏伟精妙的钟鼓楼,是先辈智慧的精髓,钟鼓楼的历史值得我们敬畏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