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明:契丹王朝九代帝王之二:辽太宗耶律德光

2020-08-03 11:06:30 作者: 草原文明:契

耶律德光北返时,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得出所谓三失:各地搜刮百姓钱财,是第一失;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是第二失;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是第三失。”由此可见,契丹人进入东京汴梁,占领河北之地时,他们完全没有准备好去统治这样一大块领土,不是以主人的心态,而是以强盗姿态占据这个地区,没有制定相应合理统治策略。那么耶律德光失败北返是必然的结局。虽然耶律德光为后世子孙总结宝贵经验,然后来的辽国皇帝再也没有能认真地策划一次征服中国的战争,可叹白费辽太宗一番心思。

辽太宗耶律德光对于契丹的贡献很大,尤其在他继位之后,在许多方面促进了契丹政治和经济和发展。在政治方面他完善官制,将后晋的一整套汉族官制带到了辽国,加上原来阿保机时期确立的官制,终于使辽的官制在部分汉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使之系统化。

耶律德光还使契丹的领土继续扩大,使契丹走向了强盛时期。他在位期间,契丹的农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此外,契丹的本民族文化也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契丹历史可以说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而以张彦泽进城之后,纵兵大掠,擅杀桑维翰,命斩于市。杨光远之子杨承勋等先叛归晋,亦都被诛杀。后晋各地长官也被召至开封,耶律德光另派契丹将官和自己的子弟亲信担任地方官。晋出帝石重贵被废,与他的家属一起被押送到契丹本土,后迁居建州(今辽宁朝阳),直至终年。

耶律德光在东京登基以后,认为夺取河北、挺进中原、做全中国皇帝的愿望已经实现,江山已定,不仅没有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安抚民众,相反却做了一些激化民族矛盾、不利于稳固统治的事。他令契丹以牧马为名,四出掳掠,自筹给养,称为“打草谷”,使开封府附近数百里,成为白地。他还以犒军为名,下令在开封和各州“括借”钱帛,准备北运。他不信任后晋降臣,委派自己的子弟亲信为诸地长官。

耶律德光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后晋官员的不满,敌意越来越重。契丹军队的大肆劫掠都城与乡村。沉重的赋税强加在开封市民身上,到处都充满了对入侵者暴行的怨恨和恐惧。各地民众,不甘心契丹的掳掠,开始袭击契丹人,整个河北到处都是反抗,老百姓与原来聚集在山林的后晋起义军一起,纷纷起义反抗辽朝的统治,攻打州县,杀死了辽朝官吏。

耶律德光命降将赵晖为陕州(今河南陕县)留后,赵晖杀掉来使,复举行起义。耶律德光派往各地的契丹地方官,或被杀,或被驱逐。这时,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建立汉(后汉)政权。各地一些后晋官吏也先后起兵降汉,攻打辽军。耶律德光见难在中原立脚,决定北还。契丹人于是开始彻底劫掠后晋东京。耶律阿保机将主要部门的官员、宫女、宦官、占卜者和百工计数千人;还有书籍、地图、历象、仪器、乐谱、宫中乐器、皇帝出行的卤簿、法物以及铠仗;甚至包括刻在石版上的经书都运往上京。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四月,耶律德光诏命以汴州为宣武军,以妻兄萧翰为节度使。随后,耶律德光率军北上。四月十三日,行至高邑,耶律德光突然得病,胸腹烦热,勉强北行。四月二十二日至栾城,病重去世,终年46岁。契丹人将其运回北方安葬。途中为防尸体腐败,以盐渍腌其尸,以保证尸体完好运回草原安葬。同年九月,葬于风山怀陵(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