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电影《八佰》残酷的历史现实,四行仓库英雄之殇

2020-08-26 21:34:26 作者: 揭秘:电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看到《八佰》这部电影,首先想到的就是的这句话,战争对于军人来说,自古到今都是死亡相伴;

看完《八佰》这部电影以后,则是令我想到了主席的一句话"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就是有这样的热血男儿存在,我们中华民族永远才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在感慨《八佰》中奋战的英雄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战争的残酷,《八佰》带给我们的除了感动,还有英雄末路的悲凉与无奈。

悲壮的开局

《八佰》电影背景就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有两场决定胜负的战役蕴藻浜和大场阵地防御战役,蕴藻浜以国军第48集团军军长伟云淞汇报的"是役计死旅长二员,伤亡团长六员,营长连排长,约数十,士兵约二千,武器弹药损耗甚巨"而以失败告终。

图为电影中谢晋元团长鼓舞士气

大场阵地防御在1937年10月26日日军"以战车四十辆作前导,向大场以西一公里许的地点突破,胡家宅、塔河桥等处,遂因之失守,及日军渡走马塘,大场的大势已去,国军为战略关系,不得不向南移动。

图为电影中最后冲刺垃圾桥

蕴藻浜和大场阵地防御战役以后国军已经失去了死守闸北的可能,只能向苏州河南岸转移;为了配合10月3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九国会议,得到会议的主动权,必须留一下一个军队继续战斗,《八佰》中的400多人就是在这样的被留下的(说八百只是为了壮大声势),按照当时的情况,留下就是必死的,88师的团长谢晋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这就是真正的中华儿女,一切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

图为电影中谢晋元团长向记者报人数

《八佰》的开局就是悲壮的,好像也暗喻着这些英雄的结局也是悲壮的。

守护英雄撤退的真相

在电影《八佰》中,最后英雄们接到了上级领导黄晓明扮演的张伯亭的命令,退出四行仓库到公租界。看似简单的一个情节,实际上包含了当时的英雄的无奈。大家应该记得谢晋元说过希望自己可以死守四行仓库,历史中原话是:"全体壮士早已立下遺嘱,相誓与四行最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义!但求死得其所!请参谋长报告师长,转请委员长成全我们!"

就像剧中的张柏亭说的一样:"当时的战争背后都是政治"。面对英雄这样的祈求,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还是拒绝了。那么为什么当时的政府要求四行孤军必须撤回英租界呢?真的是如外界的传闻一样"溃退租界,籍此庇护",答案是否定的。

图为电影中谢晋元收到撤退命令

四行仓库和南面的公租界是由苏州河隔开的,在距离四行仓库数十尺的地方有两家煤气公司,这就是两颗定时炸弹,一旦日军使用重武器,这两颗炸弹很可能就会爆炸,公租界就会遭殃,这也是为什么88军选在四行仓库进行反击。

公租界的英军也是考虑到这个因素,看到还有军队在四行仓库战斗,就劝他们撤离,被谢晋元拒绝了,当看到四行仓库英雄英勇作战的表现,多次希望他们可以撤离到公租界,也被谢晋元拒绝了。

英美政府考虑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就要求蒋介石政府撤出四行仓库的军队,蒋介石迫于英美的压力,加上这几天四行仓库战士英勇表现已经被国际社会知道,政治效果已经达到,就同意了四行仓库的英雄们撤离出四行仓库了。在蒋介石的《蒋介石日记》中是这样描述四行仓库的"四行仓库感动中外心理甚大"。

图为电影中张柏亭和谢晋元见面

也就是说,四行仓库浴血奋战的,对于蒋介石政府来说只是为英美国家做的一场表演秀,只是为了感动西方列强,四行仓库英雄的撤离原因,在《八一三淞沪抗战》1987年版中冯圣法说的:"孤军撤离决不是战败退却,或者逃跑遁走,而是应友邦人士的请求奉命撤离,此点须请史摩莱特将军特别了解"这句话已经给出答案了。

英雄之丧,悲剧结局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这就是很多封建时代英雄的结局,然而我们的四行仓库英雄也面临了着这样的结局,抗日英雄在蒋介石政府的要求下进入了英法租界,按理说应该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在杨惠敏写的《八百壮士与我》,第46页中这样记录当时上海民族的态度:"几乎每天营外都是人山人海,来自市区各处的上海市民,纷纷前来探视八百壮士们的日常生活和一睹他们的风采。"

蒋介石为四行孤军进行了嘉奖。四行孤军被安排好了住所后,在谢晋元的带领下,还不忘记操练,这些英雄在租界工部局的刁难和轻视、日本方面的威胁下,也曾经放弃过自己,然而在谢晋元的带领下,最后还是重振的军心。

历史是残酷的,在1940年的时候,汪伪政府为了扩大自己在上海的影响力,就想要谢晋元担任政府职位,被谢晋元拒绝了,谢晋元在和汪伪政府见面以后,知道自己的处境已经是十分的危险了。

在寄给家中的家书是这样写的:"大丈夫光明而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对死生之义求仁得仁,泰山鸿毛之旨,熟虑之矣。今日纵死,而男之英灵必流芳千古。故此险恶之环境,男从未顾及。如敌劫夺之日,即难成仁之时。人生必有一死,此时此境而死,实人生之快事也"。这句话是在《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八百壮士浴血奋战记》,第270页有具体记录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