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碑林公园的书法碑里,感悟傅山的气节

2020-09-15 19:28:45 作者: 在碑林公园的

初秋的太原,风和日丽。抬眼望去,碧水蓝天之间,鲜花绿树随处栽,大大小小的公园与繁华的都市和谐而生,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些几十年来兴建、扩建的各式各样的公园中,位于汾河东岸的碑林公园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因为这座精致典雅的公园,不仅是人们寻常休憩游览所在,更是这座城市精神底蕴和气质的集中体现。

碑林公园在山西省太原市区,康乐街与滨河东路交汇处,距离迎泽大街约900米,公交、骑行前往都十分方便。9月3日9时许,早高峰依旧没有过去,穿过繁忙的滨河东路,踏入公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与错落有致的亭台廊桥、笔力雄健的书法碑刻融合在一起,游走在园中,仿若在画中一般。

碑林公园很“年轻”,建于1990年,占地也不大,仅13728㎡,但很有特色,收藏有以傅山为代表的一批明清书法艺术大师的碑刻作品418方,且设计风格以反映晋阳文化、汉文化和晋商文化为主要特色,被山西省、太原市教委列为德育教育基地,是山西省首座五星级公园,也是国家重点公园。30年来,碑林公园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到访,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

傅山是谁?傅山是中国明末清初的一位奇人。很多人知道他,可能源于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小说里,傅青主即傅山,是一位在医学和武学上有精湛造诣的一代宗师。

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傅山出生于山西太原阳曲(今太原北郊)西村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家教严格,广读诗书,并拥有强大的记忆力,是时任山西提学袁继咸的得意门生。

崇祯九年(1636年),袁继咸被诬告入狱,傅山为了给老师鸣冤,联络百名同学,步行至京城申诉,使袁继咸冤案得以昭雪,这一事件震动全国,傅山也因此名扬全国。

不仅如此,傅山在学术、诗词、书法、绘画、医学上都有不凡的造诣,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之一。他的思想带有强烈的进步倾向,具有初步的民主思想;他的书法风格朴拙、孤傲,被誉为“清初第一书家”,是各个收藏机构的热门藏品;在医学上,他各科无所不精,著作《傅青主女科》,至今仍为中医妇科的必备之书。

所以,傅山在山西乃至中国人的心中,都是一座无可替代的文化高峰。

“欢迎来到碑林公园!碑林公园总体布局分为南、北两园,呈带状分布。首先进入的北园里,陈列的是傅山先生的碑刻艺术精品,有146幅作品、222通碑刻,所以又被称为‘傅山碑林’。”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将记者的思绪从历史长河中拉回现实,碑林公园游客服务中心主任牛世鑫,正在给游客详细讲解公园概况,以及园内每一块碑石上的书法作品。

跟随牛世鑫和诸位游客,记者也细细品起这些书法墨迹精品。傅山以草书闻名书法史,碑林中草书也最多。如十二屏厅前的《五峰山草书碑》、东二厅的《伏想清和》碑等,都是傅山草书中的代表作品。

《五峰山草书碑》是碑林公园的镇园之宝,落座于龙王的九子之一霸下身上,有四平八稳之意。“傅山的作品虽多,但大多书写在宣纸上,而这幅《五峰山草书碑》是唯一一幅有原碑的作品,原碑就在晋中市寿阳县五峰山龙泉寺内。”牛世鑫介绍,公园中的碑刻,是利用拓片翻刻上石而成。

明末清初,傅山痛心于山河破碎,为免遭剃发耻辱,到五峰山龙泉寺出家为道士,居住了5年。其间,他常为百姓写字作画,《五峰山草书碑》就是其中之一。

傅山一生跨越了两个朝代,对傅山而言,看着明王朝走向衰败,无疑是天崩地裂;后半生又赶上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最初40年,政权变革之际,充满了野蛮的镇压、屠杀和掠夺,而清王朝对知识界的钳制和束缚,使得学术丧失了活力,知识分子都开始进行古文字的考据而不敢对现实发声。这段历史深深地影响了傅山,也影响了他的书法创作。

《傅山的世界》《傅山的交往与应酬》作者、傅山研究学者白谦慎教授这样总结:“傅山是最能反映清初知识、学识、意识品位变革的人物。”在他看来,傅山是明末清初以后最后一个写草书的名书法家,他的作品里,隐藏着一个向往自由开放的灵魂。

傅山作品最集中的展示,就在十二屏厅南面的鼎臣殿里。殿里安放着傅山的半身石像,并集中展示了他的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书法作品。这些碑刻,大字生龙活虎,小楷温和醇厚,行草宛若游龙,以《晋公千古一快》最为传神,被郭沫若赞叹“真可谓志在千里”。

整个北园,藏有傅山先生十二条屏、十条屏、八条屏、四条屏、对联和单幅作品书法碑刻222通,足以让人领略傅山书法的全貌。另外,在庭院西侧假山上的碑亭里,还刻着傅山小楷《千字文》《心经》等作品。凝神欣赏这些精美绝伦的小字,似乎能看到风骨嶙峋的傅山对这个世界的深情凝望。

穿过南北垂花门,便进入碑林公园南园。“南园陈列的是明清时期诸多著名书画艺术大师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形式多以楹联为主,从内容到形式都诠释了明清沉滞与反叛、独特与尚奇的风尚。”牛世鑫介绍,其中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狂狷不羁的反理性代表徐渭,清奇冷隽、恬淡高洁的八大山人,峭厉方劲、不谐流俗的黄道周,淡墨探花王文治,以漆书著称的金农,“六分半书”郑板桥,以金石、书画兀立于世的一代巨匠吴昌硕等书法表现,折射出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同时演绎了整个明清书法史。

“碑林公园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书法,而是书法背后的精神:保护传统文化的热忱,对民族、国家的热爱,百折不挠的毅力……”游览完公园的曹冲感叹道,从这些书法作品中看到了人性解放、城市发展、国家进步、世界和平。

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参观碑林后,提笔写下“丹青照明月”,来抒发对碑林以及中国书法技艺的赞美之情。如今的碑林公园,日益成为书法教育基地、对外交流的窗口和文化传播的使者。

山西晚报记者 郭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