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姓
2012-01-19 13:19:50   来源:   点击:

    目录

    • QQ群
    • 历史
    • 来源
    • 迁徙分布
    • 堂号、郡望
      • 堂号
      • 郡望
    • 名人

    QQ群

      暂时未有QQ群,如果你已建立了康姓家族的QQ群,请点击右边编辑按钮编辑此段并贡献出你的QQ群号。

    历史

      康姓在内地是第七十五大姓,在台湾,康姓是第八十大姓。远祖来源于西周时段,西周武王的弟弟卫康叔,名封,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卫”(今河南淇县),建立诸侯国卫国。他的封国事本来商朝的统治核心,周武王又赐与他管理,监视商朝遗民的任务,他在受封之后,以德服人,把“殷民七族”管理的很好,于是周王就把他征召入朝,封为“司寇”。他因公去世于任上后,被周成王谥为“康”,以表扬他“勤政爱民”的功绩。今后,他被史家称为“卫康叔”。他的先人中,有庶族便以他谥号中的“康”字为姓。因此,这支康姓来源于周王朝王室之姓,姬姓。据史书记载,康姓还有一些是根源于古代西域的康国和康居国。汉朝时分,汉政府已经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国度。当时,康居国王子到汉朝河西地区听候汉朝廷的消息,这位王子便长久居住在这里,子孙留而不返,他们就以国名“康”为姓。另外,又据唐书所载,「康」氏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段,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其中米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东北一带。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康」氏。国人遂在中原定居繁衍,以“康”为姓。在史书中,梁书康洵中记载的康洵就是这支康姓的后代。别的,康姓还有一些是从匡姓而改姓而来的。据宋史记载,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匡姓的人为了避讳而改姓康。别的,据隋书记载,突厥人中也有康姓。以上是康姓的大抵根源。可以看出,康姓根源普遍,在成长中,康姓逐步在京兆,东平,会稽这些地方构成望族,习气上被称为京兆望,东平望和会稽望。姓苑:卫康叔之后,以□为氏。梁书康绚传:汉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其后氏焉。

    来源

    1. 出自姬姓,为康叔后裔,以祖上谥号(或曰封邑名)为氏。
    2. 出自汉代西域康居国王子之后裔,以国名为氏。
    3. 出自古代突厥族有康氏。
    4. 出自匡姓,为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名讳,匡氏改为康氏。
    5. 出自少数民族中有康姓:

    迁徙分布

      康姓最早发源于卫国,辖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河北西南部一带。康姓早期播迁缘于卫都的迁移,范围止于河南北部。秦时,康姓主要徙陕西、山东二地,故早期康姓在此二地繁衍旺盛,遂有京兆、东平两大郡望。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康姓为避战乱,徙蓝田(今陕西省蓝田西灞河西岸),后渐向东南迁移。史载,南朝宋时,设华山郡蓝田县,用以安置康穆(初仕后秦河南尹,后举族众三千余人迁湖北省襄阳之岘南)族人,并任命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一支遂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唐代,有宁夏灵武人康植之孙康日知被封会稽王,其子志睦因功封会稽郡公,后世子孙繁衍昌盛,发展成望族,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绍兴则为南方各地康姓迁徙之主源。宋代,因避帝讳而改姓的匡姓,成为康姓新的支脉。另有洛阳康再遇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显达当朝。北宋末年到元朝建立期间,改朝换代频繁,北方多动荡,故有康姓徙迁南方安居乐业。明代,康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徙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从清代开始,闽、粤康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今日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这五省的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堂号、郡望

    堂号

    • 会稽堂:唐朝时有康志睦,身材魁梧,善于骑马射箭,官大将军。后来讨平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其堂号。
    • 还有:“京兆堂”、“华山堂”等。

    郡望

    • 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名。汉武帝时改右内史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置京兆尹,为“三辅”之首。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北)。“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
    • 东平郡:汉时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省东平东)。南朝宋时改为郡,治无盐(今山东平东)。隋唐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 会稽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包有江南、浙江大部及皖南一部。汉顺帝时移治山阴(今浙省江绍兴)。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绍兴),有浙闽之地(今杭嘉湖均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后,辖境缩小。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民国合二县为绍兴县。
    • 华山郡: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西魏置华州,辖境历代屡有变迁,治所在今华县(曾名华山、郑县)。清不辖县。民国为华县。

    名人

    历史名人

    康泰? 康绚? 康福? 康海? 康女? 康涛? 康僧会? 康昆仑? 康日知? 康再遇? 康与之? 康进之? 康茂才? 康茂林? 康济鼐? 康有为? 康广仁? 康同薇? 康克清? 康志强? 康庄? 康林? 康烈功? 康健民?

    现代名人

    康明杉? 康世儒? 康晋荣? 康思婷? 康生? 康世恩? 康克清? 康日新? 康仲伦? 康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封姓
下一篇: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