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学
2011-12-03 14:32:50   来源:   点击:

    (1925年,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舞蹈家、台湾第一位舞蹈博士。是跨领域多层面的全方位舞蹈家:包括舞蹈教育、创作、学术研究与论着,舞蹈人类学、舞团艺术总监、舞谱记录与应用、舞蹈哲学思想等。

    生於中国东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幼年时与俄国人习芭蕾,小学至大学三年级(长春女子师道大学音乐体育系)接受日本殖民地教育,大一、大二因受达鲁克路斯(Gacques Dalcroze)的舞蹈教育及现代舞训练,开启了她「创新」的舞蹈概念;大三首次接触边疆民族舞蹈,使她开始思索「传统继承与创作风格」的问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长春女子师道大学」更名「长白师范学院」,她在此主修舞蹈、副修音乐,完成大学教育。1945年6月国共内战爆发,刘凤学随国民政府迁居来台,自此开始舞蹈创作研究与教授生涯,至今(2010)已累积了123首舞蹈创作。

    1953-1985年,刘凤学在台湾省立师范大学(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科系任教,这是台湾首开舞蹈专业教育为必修学分的科系,并着有许多重要的教材与论着,如:《唱游创作集》、《舞蹈概论》、《教育舞蹈:基本动作,基本姿势,基本步法》、舞蹈身体育成法《练习舞13 首》、《伦理舞蹈「人舞」研究》等。她亦极为重视舞蹈教育传承体制,1979年於国家建设研究会建议设立「国民中小学舞蹈实验班」、1994年於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议提出设「七年一贯制舞蹈教育体制」建言。

    对「中国舞蹈认知」问题的反思,促使刘凤学潜心博研古书文献、求证「中国传统舞蹈」、实验创作「中国现代舞」,1957年是她创作生涯中的「顿悟年」,作品《十面埋伏》(33号,1958)为此时之代表作,也是台湾运用国术为舞蹈语汇之创举。

    1965-1966年刘凤学到日本「国立东京教育大学」(今筑波大学)习「舞蹈创作法」、在宫内厅研究唐朝传入日本之「咽乐舞」,开启了她日後的寻唐之旅──赴中国敦煌、日、韩与英国剑桥大学,1972、1984年赴韩国研究仿儒家舞蹈「宗庙舞蹈」(宋朝传入之「儒家舞蹈」,15世纪时为韩国所改创)。刘凤学以近半世纪的研究和解译,将这些艰涩难懂的唐、宋乐舞符号重建(Reconstruction)出12首作品:《人舞》、《拔头》、《兰陵王》、《春莺啭》、《崑仑八仙》、《保太平》、《皇帝破阵乐》、《化成天下之舞》、《威加四海》、《苏合香》、《胡饮酒》、《团乱旋》(1963-2003)等,以拉邦舞谱(Labanotation)记录并演出;儒雅内敛的文舞和沉穏威厉的武舞,引人穿越时空,体认中国传统美学观。她形容「唐乐舞」之结构形式与规模如同现代交响乐作品,是古今中外未曾有且傲於世的文化艺术瑰宝。

    1967年刘凤学首度以「古代与现代」为题公演於台北市中山堂,提出实践创作具中国传统精神之「中国现代舞宣言」、并成立「现代舞蹈研究中心」。1968年以「传统与创作」为题公演,节目包括重建之唐乐舞及中国现代舞创作,戏剧家俞大纲评论其作品「有一份属於中国艺术独具的深厚沉郁感」。

    1970-1972年刘凤学在德国福克旺学院(Folkwang Hochschule)随克努斯特(Albrecht Knust)研究「拉邦舞谱与其应用」、随居里锡(Hans Zülich)学编舞。1973年以拉邦舞谱记录之《中国舞蹈》由美国舞谱局(DNB)出版,同年出席以色列国际民族舞蹈研讨会,以「舞谱在中国民族舞蹈上的应用」发表。留德期间也为《自由谈》月刊执笔写〈老兵不死〉、〈囚〉、〈殉职〉、〈从绿桌?回声到超现代〉、〈流落他乡〉、〈一代人杰〉、〈人生的拓荒者〉等七篇介绍现代舞家之文章。

    1976年创立「新古典舞团」任艺术总监至今,舞团演出足迹远及美国(1976,1978,1993,2002,2003)、奥地利、德国(1979)、法国(1980,2006)、新加坡(1980)、俄罗斯(2001)、中国 (1993,2007)等,期间发表有十余篇论文,2001年并获邀担任新西伯利亚「国际青年创舞大赛评审委员」。

    1981年刘凤学赴英国伦敦拉邦中心(Laban Center for Dance and Movement London)攻读博士学位,随剑桥大学中国音乐理论家毕铿(L.E.R.Picken)」研究中国古代舞蹈,为中国首位加入世界汉学组织专研舞蹈之博士,1987年以「从公元前十七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中国古代礼仪舞蹈与仪式舞蹈记录和舞蹈分析研究」论文获英国国家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备受国际舞蹈学术界推崇。

    其後在国立台湾艺术学院(今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科主任任内,创办了全国教师「第一届拉邦系统舞蹈研习会」(1987-1988,共4期),为国内首度引进「鲁道夫?拉邦(Rudolf Von Laban)舞蹈系统教育」者,并出版四册报告书(拉邦动作舞谱、动作分析法、创作法、舞蹈名词界定、舞蹈记录法、舞蹈治疗等),掀起出国研究拉邦热潮。1987-2004年,刘凤学主持编撰与出版《舞蹈名词辞典》(1996)与《舞蹈辞典》(2004)工作,为我国舞蹈学术研究工具书的首创本。2003年出版巨着「舞蹈交响诗-《大漠孤研烟直》」,以舞谱编撰辑录为四大册套书(《大漠孤研烟直》为2000年经典作,115号),被誉为「华人舞蹈家第一部创作舞蹈文本」。

    1994年成立新古典表演艺术基金会、任董事长职、2006年卸任,现担任顾问,2001年成立「唐乐舞」、2004年设立「红树林剧场」,从事创作与演出外,办有一系列电脑舞蹈创作演习营,校园艺术教育推广与国内外学者讲座和术科研习会,2008年出版讲座论文「舞蹈文化人类学系列-新古典用功日Ⅰ、Ⅱ-《与舞蹈的十二种相遇-新古典用功日集锦》」。

    此外,刘凤学极早就涉猎原住民乐舞研究。1954年即赴兰屿「雅美族」(达悟族)探寻礼俗乐舞,2008年深入各部落完成田野调查,录制、编创和公演等工作。她亦接受政府委托之原民传统歌舞的整理与演出工作(1976-1978),带领原民青年演出「山地舞的传统与创作」(台中,1976;台北,1978)。原住民乐舞文化丰富了其创作素材,但非以原部落具象图腾或仪式母体表现在现代舞的创作上,而是以其独有的文化血脉之美加以涵融,如《海猎》(1957)、《同舟共济》(1962)、《智慧岛》、《祭典》(1978)、《沉默的杵音》(1994)《沉默的飞鱼》(2007)和《云豹之乡》(2009)等。她曾言:「参与其中时感觉自己的下肢属於大地,上身属於海洋。…珍藏一甲子之原歌原舞伴随《云豹之乡》还诸大地和海洋。」2000年出版着作《与自然共舞─台湾原住民舞蹈》,近年其研究更拓展到四川省阿霸藏族、羌族之乐舞礼俗(1993)。

    刘凤学舞蹈作品独特的创作法和深度人文内涵树立了其风格与典范,系列作品之素材应用极为广泛,从中国传统哲学观、古文学诗词到现代社会生活面向、人性探索及批判与关怀,皆能入舞。她将动作透过舞蹈元素的逻辑性组合、应用表现运动形式(强调主题动作的变化)或非固定性块状的紧密交叠堆砌的群舞形式,以三次元立体空间进行非对称多於对称、对比多於齐一、抽象多於写实的表现法。肢体语汇及阐释意象的舞句结构皆具有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哲学观和现代美学观,使舞蹈风格既古典又现代、传统又创新,传统与现代不着痕迹地融合。早期作品(1950-1970)强调民族传统思想和动作特质的创作有:《十面埋伏》、《牧笛》、《沉默》、《门神》。中期作品(1970-1988)以传统古文学或戏曲为素材、应用块状紧密交错的群舞和表现运动形式创作的有:戏剧性的《秋江》《雪祭》;文学性的《招魂》;探索动作与空间极限的抽象性之《幂零群》。近期作品(1990-2009)素材取用更宽广、以传统诗歌到现代社会人性批判做为大型舞作题材,采用多元表现形式,如抽象表现的纯舞蹈《俑之一,二》、《黑洞》、《大漠孤烟直》;如与诗歌、合唱和乐团奏曲齐等量表现的舞剧《布兰诗歌》;人性探讨、批判与关怀的作品如《灰澜》、《沉默的飞鱼》、《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此外,《沉默的杵音》、《曹丕与甄宓》、《黄河》、《云豹之乡》更多伴有原语原歌,在宏伟的现代剧场和创意的大布景道具下,极简又繁密俐落的肢体语汇相互交错,舞者以非齐一性的走、奔驰或落滚,穿梭在是布景亦是道具、横跨舞台、具长远感的大桥中,结构严紧流畅、对比强烈的元素应用,诠释着创作者的意象,气势恢弘而苍郁。刘凤学尝言:不希望自己的舞作是悬挂在半空中的孤星,而是永远属於社会的一部份,「每一支舞都是我生命中的印痕」(2008)。在近代舞蹈发展史上,刘凤学有着卓越的成就与贡献。

    中文关键字: 汉族舞蹈 , 唐宋乐舞 , 《十面埋伏》 , 《大漠孤研烟直》 , 拉邦舞谱

    英文关键字Labanotation

    参考资料

    1. 刘凤学。1968。《伦理舞蹈「人舞」研究》。现代舞蹈研究中心。
    2. 张丽珠。1995。〈烙印在半世纪轨道上的舞迹一记中国近代舞蹈巨擘刘凤学〉,收录於《台湾舞蹈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3. 李小华。1998。《刘凤学访谈》。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
    4. 李小华。2004。「刘凤学」,《舞蹈辞典》。台北:国立编译馆。
    5. 刘宏怡。2008。《台湾创意人物志 参》「舞蹈家」。大观视觉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6. 许瑞瑜。2009。《传炬-学校体育园丁传习录》。台北:教育部。
    7. 刘凤学舞作演出节目册集:〈刘凤学舞蹈-中国古代舞蹈.中国现代舞〉。1967年4月。
    8. 刘凤学舞作演出节目册集:〈刘凤学舞蹈-传统与创新〉。1968年5月。
    9. 刘凤学舞作演出节目册集:〈刘凤学舞蹈-舞蹈创作〉。1974年12月。
    10. 刘凤学舞作演出节目册集:〈二十年回顾〉。1978年11月。
    11. 刘凤学舞作演出节目册集:〈她 走过40年〉。1991年11月。
    12. 刘凤学舞作演出节目册集:〈新古典舞团-海峡两岸舞蹈艺术交流演出〉。 1993年2月。
    13. 刘凤学舞作演出节目册集:〈新古典舞团〉。1993年9月。
    14. 刘凤学舞作演出节目册集:〈新古典舞团 30〉。2006年4月。
    15. 刘凤学舞作演出节目册集:〈云豹之乡 祭-刘凤学舞蹈创作六十〉。2009年6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何丽美
下一篇:世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