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孙策视为管仲的张昭,孙权为何礼敬而不重用

2020-07-25 01:07:19 作者: 三国时,孙策

公元200年,孙策因为面部伤势过重,把孙权托付给了一个叫张昭的人,并对张昭说,您要感觉孙权值得辅佐,你就辅佐,否则,你可以“自取之”。

在《三国志》中,能被主君如此信任的,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张昭,而另一个,则是诸葛亮。诸葛亮自不用说,那么张昭为何会拥有如此地位呢?

据《三国志》记载,张昭是江苏徐州人,年少时就才名远扬,曾跟着三国时期,著名隐士白侯子安学习过《春秋》。对于喜欢三国的人来说,《春秋》并不陌生,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就对这本书情有独钟。那么这本书到底是本什么书呢?它是儒学宗师孔子,为了教化后人,而整理出的,儒学必读书目中的一本,和《诗》、《书》、《礼》、《易》、《乐》并称为“六经”。

《春秋》这本书虽然讲的是春秋时期的历史,但是它的核心,却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之一——“礼”。“礼”是儒家学说的立足之本,通俗的来说,它是一种以既得利益者为服务对象的学说,就像(大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求员工必须安分守己,对老板则……相对比较尊重,因此古代的帝王对它非常的喜欢,而喜欢看《春秋》的人,往往被认为是遵“礼”的人,所以罗贯中让“忠义”的关羽,没事就抱着本《春秋》看。

张昭在掌握了这项非常有用的“人事”学说以后,很多人都对他高看一眼,这其中也包括当时占据徐州的陶谦。陶谦就想把他收入囊中,但是张昭没有同意,因为当时的陶谦只有一个小公司,而且发展前景十分惨淡。张昭在拒绝陶谦之后,逃往了相对安稳的江南,并结识了小霸王孙策。孙策家是江南的地头蛇,而孙策本人也是野心勃勃,于是张昭就当了孙策的员工。

张昭因为是儒学出身,所以非常善于“日常管理”,而孙策当时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孙策非常的器重他,不光把嘴上他比作“管仲”,还把一应事物都交由他来打理。诸葛亮也曾自比管仲、乐毅,看看刘备如何对待诸葛亮,就可以理解当初孙策如何看待张昭了。那么张昭为何在辅佐孙权以后,反而变得寂寂无名了呢?

最近任正非发表了一个内部讲话(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大意是说,要通过3-5年的时间,把一批不称职的干部更替掉......原因是,这样的干部,会在将来争夺(华为)世界制高点时拖后腿。

而对于孙权来说,精通儒家学说的张昭,就是一个拖自己后腿的人。因为孙权并不打算偏安一隅,他也想问鼎中原,一统华夏,因此他不需要治世的能臣,他需要的是,能通过合纵连横为君王谋福利的阴谋家,而这帮人,往往视“礼法”为玩物。

张昭辅佐孙权时,给出的长远规划是“安心本分地守好江南,争取做一个让皇帝放心的好员工”,这个规划非常的“儒家”,因此孙权并不赞同。而后来得宠的鲁肃,曾经给出的答案却是“以江南为基本盘,然后缓图中原,最终要以解放全华夏为己任”。给出了相似答案的诸葛亮,最后也毫不例外地获得了刘备的信任。像周瑜、吕蒙这样类似的“进取”型员工,也都先后获得了孙权的重用。

当曹操平定了长江以北,而兴兵南下之际,满朝以张昭为首的大臣,竟然劝孙权早点喊曹操爸爸,这样才能保证荣华富贵,而人单势孤的鲁肃,则在私下里表示了反对(当时周瑜在外执行公务),他告诉孙权,我们这些中高层的干部,离开了您开的公司,换个老板,一样可以拿工资领奖金,但是如果您要是出去找工作,就很难了,毕竟正常人是不会给自己找个闲爹的。

因此孙权最后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决定联合刘备,共同抵御曹操的行业垄断。赤壁之战的结果众所周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张昭在孙权心中的地位,就是在赤壁之战以后,才彻底垮掉的。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229年,孙权“从善如流”,决定勉为其难的登基,在登基大典的茶话会上,张昭起来敬酒,而孙权却借着酒意,挖苦他曾经的老师说“辛亏没听你的话,要不然现在不光没酒喝,可能吃饭都要靠乞讨”。

惭愧不已的张昭,在不久以后,就辞官回乡,继续去研究他的《春秋》,并编纂了一部叫《春秋左氏传解》的书,可惜就和他的名望一样,都没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