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高窟到汉长城

2020-07-22 05:33:13 作者: 从莫高窟到汉

莫高窟历经千年开凿洞窟的历史,使其成为研究华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的珍贵史料,普通人从中窥得一二,便已觉震惊不已。走进莫高窟,形如蜂房的洞窟沿山体上下排列五层,据统计,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其中以第268窟、272窟、275三窟为最早,约开凿于421~439年(十六国北凉时期),三窟功能各异:第272洞窟为覆斗顶,西璧中央开佛龛,塑坐佛一座,用以礼佛;第268窟主室两旁开4个禅室,为僧人修禅所用;第275窟面积宽阔,为讲经礼堂。

细数莫高窟的洞窟,就不得不提到第17号洞窟。第17号洞窟建于晚唐,最初为纪念9世纪僧人洪 所设的佛龛。北璧前设禅床,上有洪 塑像一座,北璧左右各画双树,树下分别画侍女、比丘尼,西璧立洪 告身碑,详细记录了其生平。第17号洞窟又名藏经洞,清朝道士王圆箓在其中发现的约5万件文献,让落寂一时的莫高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最终致使珍贵文献流落海外,众多洞窟内部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

莫高窟内部以精美绝伦的佛塑像与壁画著称,据统计,窟内共有泥塑2400余尊。在中国其他著名石窟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佛像多为石雕,然而莫高窟所在地多砂岩、砾岩,其质地松软,并不适合雕刻,除四座大佛有石胎外,其他均为泥塑佛像:工匠先用木头编制框架,然后以芦苇等植物填充,接着以黏土灰泥建模塑形,最后刷漆上色。不同朝代,塑像特色区别明显:在最早的十六国时期,佛像深目高鼻,身体健硕,深具犍陀罗风格体态;到了北朝中后期,佛像出现面容瘦削的苦行僧形象;到了唐时,佛像面容圆润饱满,女性身段优美,而且因为塑造技艺的进步,佛像的身体肌肉结构、衣服褶皱形态清晰可见。第96窟为莫高窟最高的洞窟,开凿于初唐时期,未进洞窟前,人们通常先被洞窟前的“九层楼”所震撼,楼高刚好与洞内大佛高度相互照应。洞内塑弥勒佛坐像一座,高35.5米,为中国第三大座佛。佛像脸部圆润、慈眉善目,目光微微下视,注视着前来敬拜的信徒。大佛身后有密道,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时,前来礼佛的人都会沿此绕佛三圈祈求平安。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尤其是壁画内容丰富博大,分为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种类繁多的壁画,从多方面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现实生活,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

莫高窟的壁画面积共计约4.5万平方米,在早期,壁画色彩相对单纯,多以红土为底,黑线描绘,线条粗糙浑厚;北周之后,白色背景开始出现,颜色也更加丰富;到了隋唐时期,壁画颜色绚丽典雅,线条轻盈而有流动性。壁画内容涵盖了佛教故事、神鬼传说、百姓生活、军事斗争等方面,其中最为世人所瞩目的内容之一必为“飞天”。

根据敦煌研究院的官方定义,敦煌壁画的飞天并非泛指一切可以飞天的鬼神,而是特指佛教天龙八部中的两位天神——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婆为诸天伎人,为诸天作俗乐,并飞行天宫各处行歌舞、散花之职能,而紧那罗则多为天人奏法乐、跳舞。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两人职能多已合为一体,均为天界娱乐之神。在北凉时期,飞天体型较粗重,身体自腰部呈“V”字型,飘带在两肩处;至北朝,飞天身体开始修长,飘带的位置则出现在了双臂;到了唐代,壁画技艺得到极大发展,飞天衣饰淡雅轻薄,动作轻盈如流水,飞天们时朝上而飞,时俯冲而下,手持乐器,飘带翻飞,人们沉浸于此,似乎就能听到壁画里那盛大的场面中奏出的清扬的音乐之声,阵阵撩拨人心。

左页上图和右页上图为敦煌玉门关遗址。玉门关是汉朝西陲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是古代絲绸之路进入西域北路的必经之道,是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左页下图为汉长城遗址。

玉门关的历史遗迹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汉长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一首《凉州词》,让无数人对玉门关充满神往。

玉门关是汉王朝设立在河西走廊西端最重要的军事关隘,也是丝路交通要道,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于此,因此,玉门关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位于敦煌市西北疏勒河南岸戈壁中的玉门关遗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玉门关依汉长城而设。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年),霍去病大破匈奴,为保障边关安全,汉武帝下令修筑河西长城,历经20年,形成了横贯河西走廊,绵延1000余公里的汉长城,东起今永登县,经酒泉金塔县,过敦煌玉门关,向西一直延续到今新疆罗布泊。而位于敦煌境内的玉门关段,就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