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全台吴氏大宗祠

全台吴氏大宗祠
2011-12-03 09:13:42   来源:   点击:

    全台吴氏大宗祠供奉吴姓祖先泰伯公、仲雍公、季札公暨列祖列宗。殿内同时供奉吴姓人士之神位极多,其中包括保生大帝吴本及吴凤等。

    【历史沿革】

    吴氏大宗祠创建於清同治七年(西元1868年),清光绪年间之後日趋荒废。民国十二(西元1923年)增修,民国五十三年(西元1964年)再度增修,虽居陋巷、四周高楼环拥,但牌楼拱门、中庭绿荫与传统建筑犹存古意;宗亲春冬二祭,依然俎豆馨香。

    供奉吴姓祖宗泰伯公、仲雍公、季札公暨列祖列宗。周代先祖传至古公亶父,生泰伯、仲雍、季历,泰伯、仲雍让位给季历,後来季历的孙子(周武王)讨伐纣王,追封於吴,到了季札,因为他受封於延陵,吴氏族人於是以延陵为郡号。吴氏宗祠为全台性的宗祠,也是最早的吴姓家庙。

    【建筑特色】

    正堂三开间,宽宏肃穆。檐廊壁堵石刻麒麟,并饰松鹤、蕉鹿与牡丹、凤凰的吉祥图案,皆清代物;泥塑彩绘「仙翁呈寿」与「麻姑献端」二图,虽系近代作品,前者出自本是民俗画家陈寿彝之手,亦属可贵。左右神龛供奉吴姓列祖列宗神位,香火永续,慎终追远,诚如叶公超所书楹联:「世系衍延陵克绍箕裘孝子贤孙绳祖武,家国承泰伯重新祠庙春霜秋露肃烝尝」。

    堂内两壁摹写宋儒朱熹所书「忠孝节义」,宣扬伦常;高悬「正德」匾额,让贤美得油然而生。神龛凤祀「吴开姓始祖泰伯公之神位」、「吴传代始祖仲雍公之神位」与「吴继世始祖季札公之神位」,并作人像彩绘,简述生平。左右配祀「保生大帝字华墓吴真人神位」、「成仁义士字元辉吴凤公之神位」,并作中堂布置,彩绘「真人炼药」与「吴凤成仁」二图;此为本市民族艺师潘丽水绘作、潘春源撰联,子绘父书,更见薪火相传。

    廊下分立仪仗,数威增仪;执事牌所书「三让公」即泰伯、「恭孝公」即仲雍、「延陵公」即季札,张明崇祀。柱联「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述其源流;门联「泰启纲常一派渊源光宝岛,,柏尊伦理千秋经纬溯勾吴」与「仲伯辟荆蛮暨卫星帮流祖泽,庸和归德望传薪践祚裕孙谋」,显其祖德。厅堂高挑,木构栋架严谨,三通五瓜尤显混厚;四点金柱前方一对束腰柱础,最具古风。却见殿宇老旧,柱朽屋漏,亟待整修。然而,古蹟存废仍有争议,子孙相互缠讼未休;堂内「绳绳继继、绵绵世世」的旌旗依然昭明,唯有烝尝不断、祖德常显才是永恒!

    参考资料

    1. 『台南市「乡土之美」乡土教学』网站,
    2. 傅朝卿《台南市古蹟与历史建筑总览》,
    3. 『府城观光资讯导览』网站,
    4. 何培夫《台南市古蹟导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光复乡北富村富田纳骨碑
下一篇:俯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