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八里大坌坑遗址

八里大坌坑遗址
2011-12-03 09:16:09   来源:   点击:

    大坌坑遗址,位於台北县八里乡埤头村公田聚落之南方,观音山西北侧山麓缓坡上,遗址的海拔高度约有30至100公尺,经纬度落在东经121°24'32"、北纬25°09'14"。本遗址之地表原本大多为竹林,早年农民采收竹笋时,常常挖掘到许多骨骸和陶器、石器,而盖了一间小庙来集中祭祀。後来,该区域转而作为墓地之用,遗址范围内相当大部分为现代坟墓所占用,此外更南侧较高处还因采土石之行为而遭受破坏,是故遗址整体保存状况相当不良,分布范围约南北350公尺,东西500公尺。

      大坌坑遗址是台湾相当重要的考古遗址,1958年为盛清沂进行地表调查时所发现,1961年杨君实亦对此遗址及十三行遗址进行调查工作。1962年及1963年,台北县文献委员会进行大坌坑遗址头两次之发掘工作,初步确认此遗址之文化层堆积包含了十三行文化、植物园文化、圆山文化及大坌坑文化。1964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由知名考古学者张光直主持发掘。该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遗物,张光直以本遗址下文化层及高雄凤鼻头遗址下文化层所出土之遗物,建构出台湾地区最早之新石器时代文化,并且依初次发现的遗址之名来命名其为「大坌坑文化」。遗址长期以来,持续地为一般民间人士及学者进行采集调查,及开山造坟所破坏着,保存状况令人担忧。1991年12月,内政部正式指定其成为国家一级古蹟。

      大坌坑遗址是一个具有多文化层的遗址。出土之遗物在陶器方面,包含了大坌坑文化的绳纹陶;圆山文化的夹砂素面陶及盖钮、纺轮;植物园文化的泥质陶、砂质陶、粗砂陶等;十三行文化的条纹陶片、橙色网纹陶片等等。出土之石器种类相当多元,石矛、有段小石凿、打制石锄、磨制石锄、石镞、石锤、石铲、网坠、凹石、砥石、石支脚等,其中特殊的物品包含有槽石棒,具圆山文化代表性的有肩石斧、有段石锛石斧,以及玉材制作之各式有段锛、环、玦、管珠等。遗址在最上层文化层则出土有玛瑙珠、铁器碎片、玻璃饰品及宋元陶瓷。

      关於大坌坑遗址的史前文化层序与其年代,近期有学者认为,由下层文化层依次往上排列应为大坌坑文化(5000-4500B.P.)、讯塘埔文化(4500-3500B.P.)、圆山文化(3200-2800B.P.)、植物园文化(2800-1800B.P.)、十三行文化(1800-400B.P.)(刘益昌等 2004)。

      与本遗址相关的重要参考文献包括了:张光直〈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盛清沂〈新近发现之台北三处史前遗址〉、《台北县志稿 卷四 史前志》;杨君实〈台北县八里乡十三行及大坌坑两史前遗址之调查报告〉;刘斌雄〈台北八里坌史前遗址之发掘〉;刘益昌等的《第一级古蹟大坌坑遗址调查研究报告》等。

    参考资料

    1. Chang, Kwang-chih & the Collaborators
    2. 1969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o.73.
    3. 盛清沂
    4. 1959 〈新近发现之台北三处史前遗址〉,《台北文物》8(2):1-21。
    5. 1960 《台北县志稿 卷四 史前志》,台北:台北文献委员会。
    6. 杨君实
    7. 1961 〈台北县八里乡十三行及大坌坑两史前遗址之调查报告〉,《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7/18:45-70。
    8. 刘斌雄
    9. 1963 〈台北八里坌史前遗址之发掘〉,《台北文献》3:52-64。
    10. 刘益昌、陈光祖、颜廷伃
    11. 2001 《第一级古蹟大坌坑遗址调查研究报告》,台北县政府文化局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计画报告。
    12. 刘益昌等
    13. 2004 《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第七期-台北县、基隆市、台北市》,内政部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执行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八通关古道
下一篇:冬山风筝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