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卑南族海祭

卑南族海祭
2011-12-03 09:22:26   来源:   点击:

    卑南族的海祭(mulaliyaban),亦有人称为「农神尝新祭」,举行於每年小米收割後,人们此时会制作小米酒到海边煮小米饭糕,向兰屿的方向遥祭,在正式举行这个仪式之前,新收割的小米是不能带到社外的。关於海祭,有如下的一则传说,与卑南族的小米由来有关:相传卑南族部落本无小米,而其祖先的马拉少temalasaw为了寻找新的食物来源,而来到了兰屿,并与当地女子代班tayban结婚。的马拉少在兰屿找到一种小米的种子,想将小米带回部落,却遭到当地青年严格的禁止。代班试图将小米藏在其阴部,但是却在如厕时一同尿出,於是又改藏在的马拉少的包皮中,终於顺利地将小米种子带回卑南。的马拉少回到台湾时,代班的大哥也一同陪同他们回到了台湾,但是代班的大哥十分想念兰屿,便决定要回到兰屿去,临行前交待妹妹代班,每年小米收割後,别忘做好小米酒及小米饭糕给他pumaduru。Pumaduru是一种活动的名称,意指由女将做好的食物在特定的活动结束之後送给亲朋好友,以示关怀之意。此即是海祭的由来。

      在海祭举行之前,祭司会向各家徵集一点小米来酿造小米酒,到了海祭举行的一大清早,部落的男性将小米酒带到海边,在海边煮小米饭糕,由领导的祭司向兰屿的方向念祭文,以表示祈祷、感谢、赐福、丰收之意。参加者每人拿一粒小米饭,向兰屿的方向panTykpenttik三次,再拿酒向同一个方位轻洒,祭拜仪式於是结束。众人返回部落,展开各种庆祝活动。

    参考资料

    1. 林豪勳、陈光荣,《卑南族神话故事集锦》,台东:台东县立文化中心。
    2. 《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胄篇,第八章:卑南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叶遗址
下一篇:北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