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十三行遗址

十三行遗址
2011-12-03 09:23:34   来源:   点击:

    「十三行」地名的由来是在乾隆年间八里是非常繁荣的港口,当时有十三家船头集市而成,所以因此而得名。後来因港口的没落成一沙丘,面积约四平方公里,地下埋有丰富的史前文化遗物。民国四十六年十一月,由台大教授林朝棨发现,并和学生作了短期试掘,并将此区文化称之为「十三行文化」,据监定为1800年前,属平埔凯达格兰族文化系统。

    十三行遗址位於台北县八里乡淡水河海口交界处的南岸,是台湾北部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在该遗址上挖掘出许多陶器、铁器、墓葬等各种丰富的史前遗物。该遗址於距今约1800至500年前,属於台湾史前时期的铁器时代。该遗址被中华民国内政部订为国家二级古蹟,目前在该遗址上设有十三行博物馆,是台湾第一个县立考古的博物馆。

    参考资料

    1. 参考来源:淡水人文旅游手册,沪尾文史工作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8%89%E8%A1%8C%E9%81%BA%E5%9D%80
    3. http://content.edu.tw/local/changhwa/dachu/taiwan/h/h2/h21/h211.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原内湖庄役场
下一篇:南山二落大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