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原德商东兴洋行

原德商东兴洋行
2011-12-03 09:26:03   来源:   点击:

    第三级古蹟,现址位於台南市安北路183巷19号

    英、法联军之後,清廷增开通商口岸,而台湾也开埠允许外人通商,因此,南安平和北沪尾(淡水)两港就成了外商云集,商行林立之处。建於安平的早期洋行都在旧港口附近,最有名的五大洋行中,英商有德记、怡记、和记三洋行;美商为呷记洋行,德商为东兴洋行。

    同治元年(一八八二年)淡水首先开港,二年後,安平也随之开港,所以,外商纷纷在此设立洋行。

      当时,规模与体制较大的外商有:英商德记、怡记、和记、德商东兴和美商唻记等,合称安平五大洋行,直到光绪19年(西元1893年)的三十年间可说是安平地区洋行商务贸易的全盛时期。

    光绪21年(1895年)日本据台後,将鸦片、樟脑等大宗货物收回专卖,只开放砂糖一项,使得洋行贸易量锐减,无法维持,东兴洋行遂宣告关闭。

      光绪27年(1901年),日人将台南厅安平支厅厅舍设於东兴洋行内。民国九年调整行政区时,安平支厅被裁撤,原址改为台南警察署安平派出所。

      台湾光复後,一度为制盐总场宿舍。民国75年(1986年),改设为「安平外商贸易纪念馆」,展示安平外商贸易史略及其相关产业。

    建筑特色:

    建筑体坐东面西,设有基座,以石所砌,留有通风孔,建筑计分七开间,中央五开间为砖造拱圈,甚为优美,最外两间则白灰粉刷外墙,在开以长窗,外附百 叶以利遮阳,拱廊形式是西方人到台湾後,因应气候特徵所采取之建筑回应手法,但也构成建筑之外貌特徵,拱廊栏杆饰以绿釉花瓶,甚为优美。室内空间,中央为走廊,两侧为房间,其中并设有壁炉,在台湾较少见,屋顶则仍采取传统屋瓦。

    参考资料

    1. 府城观光资讯导览网站http://tour.tncg.gov.tw/home.asp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原日本钟渊曹达株式会社台南工场办公厅舍
下一篇:原台南中学校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