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采田福地

采田福地
2011-12-03 16:08:47   来源:   点击:

    采田福地位於新竹县竹北市新社村,是平埔族竹堑社祭祀祖先与祭祀福德正神的厅堂,也是竹堑社现存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处所。为何称之为采田福地?从其字义上可以窥见端倪。「采田」两字合起来即为番,也就说明了其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而「福地」则为新竹市周边地区,汉人土地公庙的共称。而现今采田福地所在地竹北市离新竹已经有相当的距离,为什麽会使用「福地」称之?清康熙年间,明郑军队北运军饷,劳役社番,致使北番七社作乱,明郑军平乱後,大部分的平埔番窜入内山,只有居住今新竹市一带的竹堑社归降。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竹堑建城,竹堑社奉谕迁往旧社(今新竹市旧社里)。而在此期间因竹堑社平埔族助清廷,屯守台疆,屡建功绩,故清廷分封土地以为赏赐,并分赐食邑采田,营建公室。至乾隆十二年(1747),部分平埔族人迁入吧哩嘓(新埔),一部份则因苦於水患,於乾隆十四年(1749)迁往新社,亦即今日的竹北。而这其间由於受到汉化的影响,也采用了汉人「福地」这样的称谓。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台湾知府觉罗四明谕令熟番按清俗雉发、着冠履,并依各社所在,赐钱、卫、廖、三、潘、黎、金等七姓,亦即後来所称的七姓公。并命建筑七姓祠堂,取名「新社公馆」,公馆中供奉地神富媪(现亦被称为番仔王爷)。而乾隆二十五年(1760)公馆落成时,乾隆皇帝更御赐「义勇可嘉」御匾,悬於厅堂内,以奖励竹堑社为清廷屯守之功。

    竹堑社传统的祭祖为之「田」,由土目主祭,以社有公租谷的收入作为祭祖费用。祭祖活动每年两次,分别在农历三月十六日和十一月十六日,只祭拜其祖先。另外会在五、六、七、八月举行「走田」。到了清光绪中叶,竹堑社除了春秋两祭,又增加农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十二月十六日拜土地公做尾牙,清明祭祖及中元普渡等祭典四次。

    日治时期大致沿袭清末的祭祀方式,光复以後,每年祭祀五次,三月十六日和十一月十六日的春秋祭祖,是竹堑社传统的祭祀,其余三回祭典及中元普渡,均为汉人年节祭日。太平洋战争期间(1941-1945),一来因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运动,一来因物资缺乏,祭祖祀神祭典为之暂时中断。战後民国三十五年,竹堑社恢复每年五回的祭祖祀神。举行时则多用客家话呼请神明,祭拜祖先。祭拜的次序大致先拜门神、富媪、土地公、孔子、七姓祖先牌位、龙神。而传统以生猪肉等三牲为祭品的传统习俗,根据平埔文化工作室的调查,以民国七十五年中元普渡祭祖时为最後一次,以後不论祭祖或祭神都不再用生肉。如今竹堑社祭祀公业的祭祖祀典,已没有存留传统的祭祀仪礼,大部份已经客家化,并福佬化、道教化了。

    参考资料

    1. http://www.hchcc.gov.tw/newsite/ch/tour_1_1.htm
    2. http://www.sinica.edu.tw/~pingpu/museum/pinpuhistory/culture/fuland/title.ht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郑文洲番仔厝
下一篇:釉面陶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