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开基天后宫

开基天后宫
2011-12-03 16:11:38   来源:   点击:

    沿着自强街来到号称台南市最早的妈祖庙--开基天后宫。这是一座面阔狭窄而进深幽长的店屋式建筑,由於不及大天后宫的规模宏大,因此俗称「小妈祖庙」。

    历史沿革】

    已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开基天后宫建於何时,文献上无明确记载,因而引发学者间不同的意见,或认为建於明郑时期,或主张清廷领台之後。但当地居民都相信:本庙的创建年代是明永历十六年(西元1662年),可说是当时府城内建置最早的妈祖庙,故冠以「开基」二字。明永历十五年(西元1661年),郑成功由鹿耳门横渡台江,攻打普罗民遮城(红毛楼)时,很可能就是从开基天后宫附近的水仔尾一带进入德庆溪(今北干线排水沟),在禾寮港(今忠义路靠成功路附近)登陆。

    日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年),因为经年累月受到风雨侵袭,境内居民捐金重建。二次大战期间,由於盟军的轰炸,本庙严重受损,於是在民国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左右,再次重修。战後亦曾於民国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改建,添加了繁复的表面装饰,形成今日面貌。

    开基天后宫庙址位於昔日德庆溪注入台江江口的南岸,土名「水仔尾」;所谓的水仔尾的「水」及意指「德庆溪」(今排水北干线)。庙前的巷道原称「大铳街」,其称呼主要源於林爽文事件後,清朝政府於巷道北侧的小北门上加强了大炮的火力设备(台人俗称「大铳」),於是有「大铳街」的出现;後来由於巷道发展的关系,遂改成配合本庙庙名的「小妈祖街」。

    建筑特色】

    本庙基本格局为狭长式的街屋形式,由外而内依序为庙外埕、内埕、三川门、拜亭与龙虎井、正殿、後拜殿、後殿等祭祀空间。庙中所主祀的妈祖,身高只约一尺左右,民间俗称「船仔妈」,雕刻年代甚早,约为明崇祯十三年间(西元1640年)所刻制,十分珍贵,但为防遭窃,曾轮祀於信徒家中,现已收藏在庙中。端坐在正殿神龛中的妈祖神像,庄重丰盈的脸庞流露出满脸慈悲华贵的气质,令您悦而可亲,两旁则有阳刚威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後殿观音为乾隆年间台湾知府蒋元枢所督造的三座观音中的其中一尊,造型非常独特:采侧身倾首、单足跪坐的姿势;略带微笑的面容,优雅中带着几分妩媚、俏皮,显得十分亲切可人,和一般观音像正襟危坐、与人庄严祥和之感大异其趣。左右陪祀的是注生娘娘和福德正神。此外,後殿的两侧还恭奉着极富人间趣味的十八罗汉,每尊塑像的姿态表情各异,雕塑手法古拙质朴,率性随意。

    除神像外,还有一些古物亦值得细看─正殿前的花岗石龙柱是府城最古老的龙柱雕刻,龙身婉转从天而降,快碰到底时又陡然撑起,昂首向上,造形浑厚大气,线条圆润柔和,且为罕见的三爪龙,是清初的代表作品之一。庙中另有乾隆、嘉庆、道光匾五祯,其中以清代府城着名书画家林朝英所敬献的「慈慧」、「湄灵肇造」二匾,自成一体,最为上胜,也最为有名。

    参考资料

    1. 远流出版公司<台南历史散步(下)>,
    2. 台南市「乡土之美」乡土教学网站,
    3. 傅朝卿<台南市古蹟与历史建筑总览>,
    4. 府城观光资讯导览网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化寺
下一篇:开基武庙原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