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陈德聚堂

陈德聚堂
2011-12-03 16:14:23   来源:   点击:

    【古蹟等级】第三级古蹟

    【建立年代】明永历18年(1664年)

    【古蹟位址】台南市中区温陵里永福路二段一五二巷二十号(中西区)

    历史沿革】

    陈德聚堂又称陈氏宗祠,原为明郑东宁总制使陈永华的府邸。陈德聚堂的开台始祖陈泽,字永华、諡濯源,原籍福建漳州海澄县峻尾乡霞寮社,为霞寮陈氏第七世祖。西元1661年,44岁的陈泽以「宣毅前镇」跟随明郑军队渡海来做为居住用的统领府,何时改建为崇祖敬宗为主的家庙,族谱上并无明确记载。仅有「台湾归清後,改建宗祠」等之简述。西元1874年,郑经以克为坚国,命永华为东宁总制使,并且兴建总制使府在府治的西定坊统领街。西元1680年永华见部将们都安於衣食丰富的现况而无西志,因此郁郁忧心,不久就去逝了。清廷收归台湾後,陈氏後裔就将府邸改为宗祠,名为「德聚堂」,并塑像祭祀之。西元1895年陈德聚堂曾被日军占为军队房舍之用,於西元1945年受美国飞机轰炸,创伤甚重。西元1949年光复後复始重建,除石柱已不求,改用磨洗石柱外,均依旧材,木雕亦多用故物。在西元1961年左右,陈德聚堂曾经是古都戏院的放映场所,庙内前程搭起一片布幕,摆个椅子,就成电影院了,而当时的影像,以成了老一辈的台南人脑海里永恒的回忆。西元1985年11月27日内政部指定为台闽地区第三级古蹟。西元2000年进行古蹟修复,将旧有的空间活化再利用,陈德聚堂修辟为现今的台南故事影像馆,把古蹟的空间还给民众,继续创造台南人的共同记忆。

    建筑特色】

    陈德聚堂,是一座主堂三开间两进两廊带拜亭及两护龙平面的建筑。建筑物座东南朝西北,平面呈矩形纵深配置,依中轴做左右对称配置,计由前埕、外门、内埕、左右墙廊、拜亭、正厅、左右护龙及天井等空间组构而成。进身由前殿中庭、拜殿、正殿所构成,左右有厢房,屋顶曲线平缓,脊饰平实,其两侧厢房之山墙以燕尾收头。埕前一对旗杆座象徵功名,是新作之物。第一进为明间退凹两重的前殿,中央开一大门,门上额题「颖川陈氏家庙」,大门左右各开单扇小门。前殿与左右厢之间也设门通往天井。第二进的正殿上供奉着祖先牌位,殿前的「卷棚拜殿」,可惜年代久远,两殿屋顶交接的天沟蛀蚀严重,而改建成现代化的铁材,不但新沟与旧木斗无法吻合,连壁端的厄蕃扛大木图象都只剩下一个作势上举的姿态。门楣上的「颖川陈氏家庙」堂匾、门侧「夔龙拱磬」图案的窗棂,无不雕镂精细,高雅脱俗。前檐下的石榴雕饰则寓有「多子多孙」的象徵意义。堂门的建构,仅做成一般常见、向内凹退的形式。在拜亭与正堂相接处的左右壁面,留有2尊「憨番」,由於局部改建,已失掉原有的「抬梁」功能。

    参考资料

    1. 《台湾元气村》http://www.ylib.com/taiwan/index.asp
    2. 《台南市古蹟使用调查与评估》http://web.cca.gov.tw/culture-net/books/70315/index.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陈德星堂
下一篇:陈悦记祖宅(老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