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西螺大桥

西螺大桥
2011-12-03 19:58:51   来源:   点击:

    【历史沿革】

    跨越浊水溪,连接云林西螺与彰化溪洲的西螺大桥,是台湾西部纵贯公路的重要孔道。早期先民要跨越浊水溪河面,若非借助渡河工具,则需绕道河道较窄的林内、二水。即使是日人兴建的纵贯铁路,也由二水南下後,转至林内、斗六,可见当时浊水溪所造成的不便。因此兴建桥梁沟通浊水溪两岸,成为两岸居民的共同愿望。

    不过大桥的兴建并非十分顺利,而是历经数次请愿、一次停工後才完成的建筑。昭和11年(1936)5月24日,北斗街长陈璋琪、溪洲庄长郑添益、员林街长朝仓哲雄、西螺街长廖重光与海口庄长等其他数名官绅,共同发起「浊水溪人道桥架设期成同盟会」,向政府请愿兴建桥梁,以利地方交通。昭和12年(1937),日本政府开始建桥工作,至昭和15年(1940)3月已完成桥墩32座。但随着昭和16年(1941)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人将建桥所需铁材转运到海南岛,遂使建桥工作宣告中断。

    战後,地方民意代表与士绅再提建桥事宜,在美援的协助下,1952年5月复工,同年12月完工,1953年1月28日正式通车。全长1939公尺,宽7.32公尺,当时仅次於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有远东第一大桥美称的西螺大桥就此呈现。

    西螺大桥兴建之初,设有糖厂铁道,是糖厂火车与汽车并行的交通路线,同时又因钢梁高度不够,屡次造成交通上的困扰,因此有1969年、1980年的两次改建,除加高高度外,也拆除糖厂铁道,成为现今所见的西螺大桥。今日的西螺大桥在云林县文化局与螺阳文教基金会的合作下,举办数届西螺大桥文化节,成为云林县内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堪称是历史建筑结合民众生活与产业活动的成功案例。

    【建筑特色】

    在建筑方法上,美国工程师浦克难以「H形穿桥式」,采华伦氏穿式,钢铁作架,水泥作墩,桁梁引孔的方法,兴建这座大桥。随着高速公路的兴建,西螺大桥在交通上的重要性不复以往,但它的营造方式在相似营建方式的铁桥已不多见的情况下,在历史文化与建筑科技上成为极具价值的建筑

    参考资料

    1. 刘铨芝,《云林县发展史?名胜古蹟篇》,斗六:云林县政府,1997
    2. 程大学《西螺镇志》,西螺:西螺镇公所,1999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拉雅族阿立祖祭祀
下一篇:道爷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