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中华会馆

中华会馆
2011-12-03 09:09:13   来源:   点击:

    【历史沿革】

    日治大正十五年(1926),台东与花莲地区华侨组成「花莲港中华会馆」,并设有台东及玉里等支部。台东中华会馆於日治昭和二年(1927)脱离花莲会馆成立,设立之初会员有115名,由当地华侨出资兴建完成。

    会馆主要任务为团结华侨力量、增进华侨福利、联络华侨感情、办理华侨公益事业及慈善救济等,台东中华会馆并设有同乡会,提供无力谋生之乡亲者食住问题,给予多方面协助及精神鼓励。

    日治昭和十三年(1938),中日战争期间台湾总督利用亲日华侨组织「新民公会」取代中华会馆,战後由於丧失时代意义,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奉命改为「台湾省建设协进社台东分社」,以协助政府促进地方建设为任务,但因业务不振,二、三年後即名存实亡。於民国七十五年(1986)进行修缮工程,并重修立碑。

    【建筑特色】

    中华会馆为二层RC加强砖造,西式建筑,内部为采梁柱结构。正立面圆形山头造型绘有国徽及稻穗,稻穗下嵌有「中华会馆」,其左右各开弧形拱窗二扇,嵌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两组标语。一楼入口有雨遮,雨遮上方为「台东分社」字样,大门左侧并有「台湾省光复运动同志联谊会台东中华会馆史迹」碑碣。

    中华会馆在日治时期为台东地区华侨团结力量、联络感情、办理公益事业、增进福利以及慈善救济的中心,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并纪录了台东人的爱国情操。

    【位址】台东市中正路143 号

    【登录日期】2002/12/05

    参考资料

    1. 姜柷山 《台东县历史建筑导览专辑》,台东市: 台东县政府,2005
    2. 。2.台闽地区历史建筑资料库:http://hb.cro.cca.gov.tw/build/area.asp。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央广播电台民雄分台广播文物馆
下一篇:二结王公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