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二结王公庙保存事件

二结王公庙保存事件
2011-12-03 09:09:43   来源:   点击:

    (1997年,台湾宜兰~1997年,台湾宜兰)文化资产保存史上重要事件之一。「二结」位於宜兰县五结乡内、兰阳溪南侧,「王公庙」的正式庙名为「镇安庙」,为二结地区之公庙,奉祀古公三王为主神。依据耆老口传,「王公庙」始建於200余年前,现貌为1929-1932年(昭和4-7年)所重建,随後经过多次小型整修;1969年全面翻修,重作屋顶、於室内添加彩画,并增建两侧护室、过水门及金亭。

    1986年庙方有监於旧庙空间狭窄,加上长年漏水,研议改建新庙。在经过信徒充分讨论与沟通之後,决定将庙地重新规画为社区居民信仰、休憩、活动的综合场所,包括庙宇、社区活动中心、河滨公园,以及长期计画中的市街景观改造、图书馆等,同时迁移旧庙作为生活文化馆。

    1993年经过信徒大会通过後,延聘日本象设计集团负责新庙的设计工作。1995年地方居民成立「大二结文教促进会」,为了将原庙地留空以供兴建新庙之用,1997年7月由迁屋师傅铺设迁移路轨钢条,将旧庙基础挖开、切割,并以千斤顶将庙体抬起,9月促进会发动乡民举办「千人移庙二结埕」活动,在师傅指挥下,以传统工法、由信徒与外来的文化工作者以共同拔河方式,将旧庙庙体平移约90公分,随後改以卷扬机拖曳,至11月底旧庙庙体被平移至庙埕对面约90公尺的预定地点上,并旋转180度;随後由迁屋师傅将旧庙庙体与新的基础接合,完成庙宇搬迁的活动,前後历时约4个月之久。

    二结王公庙迁移为台湾文资保存史上首次整座屋体迁移的案例,在此之後,陆续有新化街役场迁移(2000年)及高雄驿(高雄火车站)迁移(2000年)的活动。这个事件除了突显台湾庄民对於文化资产的尊重之外,同时也具有凝聚社区认同感的作用,为台湾社区总体营造及文化资产保存提供了另类的处理方式。

    中文关键字: 汉式庙宇 , 迁屋 , 社区总体营造 , 文化资产保存 , 文化资产保存运动

    英文关键字Temple of Han Style , Building Shift , Community Integrated Reconstruction ,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Movement

    参考资料

    1. 财团法人二结王公庙。http://www.wk.org.tw。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丸山遗址
下一篇:九十九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