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二结农会谷仓

二结农会谷仓
2011-12-03 09:09:58   来源:   点击:

    历史沿革

    二结农会谷仓位於兰阳溪南岸邻二结车站,大正 9 年(1920年),宜兰利泽简名医「林木溪」和「林木昆」昆仲等社会贤达发起成立「有限责任利泽简信用组合」就是现在五结乡农会的前身;二结农会谷仓於昭和 5年 (1930年) 兴建,在二次大战期间,负责收购兰阳溪南岸广大农业区的稻谷,经过碾米工场的精制後,转运到台北各地,或经基隆港输往日本或南洋。

    昭和 10年( 1935年)增设大型砖造的附设农业 仓库负责仓储五结庄辖内公粮,占地九百多坪就是今天的「二结农会谷仓」,日治末期,爆发东亚战争,日本统治者为控制粮食运用,多余粮食需缴交出来作为军粮,二结榖仓承担五结乡粮食运转作用。

    当代榖仓仰赖大量劳力,劳动市场成为农业社会的写照,朴实无华的仓库却蕴酿劳力密集生活形态, 1993 年因农业没落,再加上仓库设备老旧,木板腐蚀不易补修,之後又遭受到台风侵袭,吹垮屋顶,原二结农会谷仓就停用至今,1998 年8月12日经宜兰县政府指定为县定古蹟其他类别,并委托专业学者进行研究及修护计划。

    建筑特色

    二结农会谷仓位於从正立面观看, 为三层楼「和洋混合样式」建筑,墙体采用砖木造承重墙结构,造型典雅却朴实风华,前身为「 利泽简信用组合购买贩卖利用组合农会仓库」,内部的空间规划分成「农会辨事处」、「碾米工场」及「榖仓」,三部分连接的长方型空间。

    墙面为砖造搭配仓库内的桧木材质,仓内地板预留 30公分的高度,两侧外墙土方设有数个小通风口,以加强通风的效果,具有通风防潮机能设计,位於一、二楼两侧储存槽的墙上皆设有计量的标尺,通往二楼为储藏空间,完整的日治时代谷仓空间建筑,成为地方上最新式的建筑之一。

    参考资料

    1. 台大城乡基金会宜兰工作室,《宜兰县古蹟遗址调查研究计画第三阶段报告书》, 1999年
    2. 李泰昌,台湾的古蹟:北台湾-台湾地理百科,台北,远足文化, 2004年
    3. 走读宜兰 http://192.83.186.7/readtw/Yilan/wj-g01s.asp?id=C-WJ-G02
    4. 二结庄生活文化会馆 http://www.wk.org.tw/ajie/content/place06.ht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九如三山国王庙
下一篇:中山公园水池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