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哀公出兵救援楚国,并非被申包胥感动,而是为秦国的利益和安全

2020-07-16 18:57:22 作者: 秦哀公出兵救

从当时的中原局势看,晋国军队一旦进入楚国,对秦国将会形成全面的压制。晋国攻打秦国原本有三条路,一条是走塞外,后来赵武灵王的路子,一条渡过黄河西进,还有一条便是潼关路。潼关路是秦国大门,易守难攻,晋国就没占到过便宜。秦穆公时期双方在黄河和塞外的路线上打过多次,双方互有胜负。由于晋国有很多中原盟国,所以秦国进入中原很困难,可晋国也打不进去。如果让晋国军队进入楚国,便可以从楚国的武关攻打秦国,这将彻底把秦国堵在关中。而晋国占据楚国后,必然势力扩张,对秦国形成全面压制。

可以说从秦国安全和国家利益考虑,秦国也不允许楚国被晋国和吴国吃掉。而且秦国军队必须抢占晋军南下前进入楚国,与楚国形成战略同盟,抢占战争先手和战略资源。可是秦国出兵楚国也有隐患,这也是秦哀公犹豫的。一方面秦国自己也被吴国的气势吓住了,不知道吴国到底有多强。吴国一口气击溃楚国二十多万大军,这样的战斗力可以让任何诸侯国心惊胆颤。另一方面秦哀公也顾忌到晋国的反应,担忧晋国趁着秦军南下的机会,反过来出兵强渡黄河偷袭秦国。一旦秦军在楚国作战不利,又被晋国夹击,这将是秦国的灾难。

与其说申包胥用哭泣来感动秦哀公,不如说他用哭诉的方式为秦哀公分析了战略局势的走势,坚定了秦哀公出兵的意愿。而打消秦哀公疑虑的主要是楚国根基雄厚,郢都虽然丢了,但并不伤根本,而同时楚国也联系越国方面偷袭吴国。吴国不是一流强国,面对三国夹击,能否守住胜利果实是巨大的问题。

而吴军攻入郢都后呈现乱兵的趋势,为了掠夺吴国财富做出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楚国贵族的财富,女人被吴王阖闾及其部下洗劫一空,而伍子胥为报私仇竟然挖出楚平王鞭尸。这种结果使吴国与楚国贵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秦军有楚国贵族当带路党,在战争中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对秦哀公而言,晋国的威胁实际上只存在与秦军困守关中的态势下。一旦秦军出兵楚国,反而掌控了整个局势的主动权。有了楚国军队配合,秦军在楚国是主场作战。而潼关、黄河的战线上,秦军又存在天然的地理优势。可以说晋国只要在楚国战场落了后手,在其他战线也难以获取突破。在有楚军和越军的配合下,晋国在楚国吃亏的几率更高,这也是后来秦哀公打消疑虑,派出五百乘军队进入楚国的原因。尽管如此,秦哀公也是很谨慎的,派兵的数量不大,总兵力不到四万,完全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操作。

可以说秦国出兵支援楚国,背后隐藏着的是与中原霸主晋国争锋的战略决策。自齐桓公之后,晋国成为中原霸主,长期统率各诸侯国与秦、楚、齐等强国交战。秦国作为晋国的战略对手,又是楚国的姻亲国家,早已深深的卷入了这个战略局势中。无论是从自保角度,还是替代晋国成为新的霸主,都需要掌握战略态势的上风。秦哀公出兵楚国就是为了这个打算,至于其他的因素只是参考,而不存在决定性作用。申包胥只是衡量整个战略态势,选择了最好的合作者,也展现出他卓越的战略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