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全省重要史迹勘查与整修建议-考古遗址与旧社部分

全省重要史迹勘查与整修建议-考古遗址与旧社部分
2011-12-03 09:15:56   来源:   点击:

    书名:全省重要史蹟勘查与整修建议--考古遗址与旧社部份

    作者:黄士强、刘益昌

    出版年:中华民国六十九年十二月

    出版者: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交通部观光局委托

    内容简要摘述:

      本书是交通部观光局委托台湾大学所进行的「全省重要史蹟勘查与整修建议」之计画的成果报告,该计画委托土木工程学研究所都市计画研究室负责历史古蹟部分;考古人类学系负责考古遗址与山胞旧社1部分。考古部分的主持人是黄士强老师,刘益昌先生负责主要调查工作,并且由这两位撰写报告。

      全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调查工作内容,包含勘查经过、重要与一般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其中重要遗址的定义是依照当时现有的资料,符合以下条件的其中两项即认定为重要遗址:1.遗址面积大、遗物丰富,2.包含数层不同的文化层,3.具有文化代表性。重要遗址与一般遗址依照遗址名称、所属县市、地理位置、文化内容、与保存情况列表於书中。

      第二部分是根据当时之前的考古调查、发掘及研究报告,以及作者的考古经验,对台湾的史前文化作概略性地说明。主要分为北、中、南、东四个地区来介绍,北部地区有: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植物园文化与十三行文化;中部有:牛骂头文化、营埔文化、番仔园文化与大邱园文化;南部有:左镇人、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茑松文化与其他历史时期遗址;东部有:长滨文化、麒麟文化、卑南文化与阿美文化。

      第三个部分是对於考古遗址与旧社的建议,除了建议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针对重要遗址、一般遗址与山胞旧社提出个别的建议与做法。

    在台湾考古学史上所代表的意义:

      本书可视为由政府委托的第一个台湾考古遗址普查报告,对台湾当时已经发现的考古遗址作系统化地整理,对於政府施政与研究工作的进行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第三个部分,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遗址提出建议,可作为保存政策制定的参考,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山胞旧社,提出合适的保存方式,很值得参考。

      有趣的是,委托单位是「交通部观光局」,而不像後来的调查报告是管理古蹟的「内政部」,所以这第一本普查报告是为了发展观光的因素而产生的,对於全民认识居住地附近的文化资产经营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 黄士强、刘益昌 《全省重要史蹟勘查与整修建议--考古遗址与旧社部份》,台北: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交通部观光局委托,198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八罩屿好善堂石碑
下一篇:光复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