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八罩屿好善堂石碑

八罩屿好善堂石碑
2011-12-03 09:15:46   来源:   点击:

    (1880年,台湾澎湖~)立於澎湖望安岛上的石碑,为台湾文化资产保存重要史料。「八罩屿」即澎湖县望安乡望安岛之旧称,「好善堂」为岛南网垵社士绅许树人、许清省、吴鼎盛等人有监於岛上有居民残害女婴、龟鼊及年老耕牛之行为,心生不忍,而共同捐资成立的一个慈善组织,并於1880年1月3日(光绪5年11月22日)佥禀当时的澎湖厅通判唐世永,1881年2、3月间(光绪6年1月)获准立石严禁恶行。「八罩屿好善堂石碑」即是依据当时所颁布的公文铭刻而成。

    依据碑文所载,「好善堂」的成立宗旨为募集基金,以利息所得来移风易俗,其具体作法有二,一是转请当地水师查禁,若有触犯者,由该地乡甲禀告後按律惩办;二是透过金钱的给付来救援,包括:拾字纸工资每年给钱六千,女婴每口给钱一千,衰老耕牛每只每年贴钱二千,龟鼊大的定价每筋(斤)一十文,小的每筋(斤)一十二文。「龟鼊」,即现今所称的「绿蠵龟」。

    除了反映当时的部分社会风气之外,从文化资产保存的角度来说,「八罩屿好善堂石碑」之碑文也是目前所知台湾民间基於人道关怀而从事自然保育的最早文献之一。

    中文关键字: 澎湖 , 好善堂 , 自然保育

    英文关键字Peng-hu , Hao-shan-tang , Natural Conservation

    参考资料

    1. 林会承。1996。《澎湖望安岛六聚落空间与形式之建构》。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元清观
下一篇:全省重要史迹勘查与整修建议-考古遗址与旧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