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庭生活 > 饮食知识 > 糖醋活鱼事件视频 糖醋活鱼国外受抨击

糖醋活鱼事件视频 糖醋活鱼国外受抨击
2009-12-10 13:47:36   来源:   点击:

      糖醋活鱼,确切的说是一道菜。做这个菜必须要用活鲤鱼,做完了以后端在桌上,用筷子一捅,鱼还会动。很多年前,侯耀文和石富宽曾经合说过一个相声段子叫做《糖醋活鱼》,讲的是一个大厨怎么都不被外国老板所收买,最终保留下这个传统名菜的一个故事。

      但是,2009年12月初,糖醋活鱼这道菜却遭到了一些外国的网友和媒体的抨击,上升到了一个国际争论的地位。因为有一名中国网友将糖醋活鱼的做法拍摄了下来,后来这段视频以标题“活吃炸鱼”被转载youtube视频网,于是个别国家的正规媒体说:中国人吃煎炸活鱼是虐待动物。2009年12月9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对此做了评论,白岩松在节目中直接说到:这是文化差异的问题!详细介绍请见页面下方。

    “糖醋活鱼 ”视频 引发争议

    糖醋活鱼:谁的糖?谁的醋?

      主持人(董倩):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多少年前,侯耀文和石富宽曾经合说过一个相声段子叫做《糖醋活鱼》,讲的是一个大厨怎么不被外国老板所收买,最终保留下这个传统名菜的一个故事。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糖醋活鱼这道菜却遭到了一些外国的网友和媒体的抨击,到底怎么回事儿?

      (播放短片)

      解说:鱼嘴还在一张一合,而鱼身早已炸熟并浇上糖醋汁,旁边的食客用筷子戳鱼时,鱼头颤动,客人爆出一阵大笑。这段中国网民拍摄的视频,近日在国外引起轩然大波,半月前,这段视频以标题“活吃炸鱼”被转载youtube视频网,3天已有20万次点击,随后被国外网站纷纷转载,引起热议。

      字幕提示:

      “中国人吃煎炸活鱼是虐待动物”——德国《图片报》

      “这是漠视自然界、对地球缺少尊重的行为。”——德国网友丹格尔

      “这段视频令人感到恶心,中国人这一饮食习惯非常极端。”——英国《每日电讯报》

      话外音:什么叫糖醋开口活鱼?做这个菜必须要用活鲤鱼,做完了以后端在桌上,用筷子一捅,这鱼得会动换……

      解说:事实上,糖醋活鱼是中国的宫廷名菜,侯耀文有段相声就叫《糖醋活鱼》,讲的是为留住这个传统菜,厨师不为外国老板的重金动心的段子。如今这个名菜却遭到国外网民的抨击。今天,关于此事中烹协的负责人接受了我们栏目记者的采访。

      冯恩援(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在鱼宰杀之后,内脏取过之后,用最快的速度进行了加工,由于鱼的神经系统还没有断裂,所以它上了餐桌以后,嘴、眼睛还会有一个动的表现。

      解说:中烹协的负责人介绍说,糖醋活鱼一菜在清代时,是个别厨师为了迎合达官显贵奢侈浮靡,在饮食中猎奇斗富的心理研制的,卫生无保障,是个糟粕的个例。

      冯恩援: 我们要对这道菜不予支持,这样一个消费心理,有悖于人们的人文文化,有悖于人们的饮食上理念上的文化。

      解说:据报道,北京做糖醋活鱼的餐馆只有一家,餐馆的负责人表示,糖醋活鱼传下上百年,是他们的保留菜,只要有人点就卖。而我们今天走访了一家专门招待外宾的宫廷餐馆,负责人告诉我们,糖醋活鱼这道菜80年代他们曾经做过,工艺也并不复杂,后来外宾反映这道菜很恐怖,渐渐他们就淘汰了这道菜。

      而最近,还有一段关于中国的视频也在国外引起热议。这个30秒的广告主题是“中国制造 世界合作”,运动员穿的运动鞋是中国制造,冰箱印着“中国制造”的标签,法国顶级模特所穿的衣服也是由中国制造。本月开始,这则广告开始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一些外国媒体播放,和糖醋活鱼视频由网友上传不同,这个广告是商务部专门购买为期6周的广告时段,在国际主流媒体投放的,目的是提高中国产品的全球认知度。“中国制造”的这段广告反响热烈,有网友称深为感动,向世界宣传中国形象是中国人的责任,还有网站策划了“中国制造用啥广告词最牛”,网友积极参与,民间广告词纷纷出炉。而国外媒体对这个广告评价到:中国更加关心中国产品在国际间的名誉。

      主持人:岩松,你怎么看糖醋活鱼这道菜?

      白岩松(评论员):怎么说呢?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吃过这道菜。

      主持人:听说过。

      白岩松: 听说过。

      主持人:见过吗?

      白岩松:没见过,还听说过更狠的呢!就是吃猴脑,那是很多年前我对菜会产生反感的其中一道菜,可能因为我是属猴的原因。有一种吃法是活猴,然后敲开,然后用热汁去浇,我不能接受。糖醋活鱼因为没有吃过,但是这一次一下子引起争议之后,会觉得很诧异。会有两种感受:一方面,也许对于很多国外的朋友来说,他感到很不能接受或者怎么样。其实全世界各国所有的饮食,既云集了人类的这种想象力、食用性等等,恐怕换一个角度看也都有大家不能接受的地方,但是逐渐的在去改变。所以我觉得,恐怕很多外国的网友,没必要拿这道绝大多数中国人没吃过,甚至很多中国人都没有听说过的菜,来说中国人残忍或者什么,你有什么权利?我反过来也能找到你这样的问题,那是不是就演变成口水之战。

      主持人:你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外国人是没有资格来进行这方面的评价。

      白岩松:我觉得不是一个资格的问题。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文化方面的差异,换一个角度来说,也许中国人很不接受,就像我们驻英国的一个官员、新闻发言人,在针对糖醋活鱼在西方引起了巨大争议之后说的一句话,其实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他说西班牙人还在斗牛呢,会血淋淋的,甚至世界各国的游客在那看,它就是不残忍的吗?在英国可能还在打猎,甚至我们看一个电影,《女王》这部电影里也能看到,女王们打猎,打可爱的鹿这样一个细节。在泰国可能还有人妖呢,那你觉得你更不能接受。在放这段糖醋活鱼的时候,还放了另一个视频,是日本做生鱼片的时候,把活鱼从水里拿出来剔了几个鱼片之后上菜,那边的鱼扔到水里还在游,是不是同样也是一种残忍呢?是不是因为这种残忍大家看得到,西方不吃肉吗?

      主持人:你说这段视频引发的这个讨论,是针对中国人的,还是针对整个人类对于动物的这种所谓的虐杀?

      白岩松:我觉得如果要是人类大家集体去思考的话,我们可以坐下来互相都思考一下,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如果针对中国人的话,对不起。首先,我想很多外国的朋友,包括媒体,有意地去放大这个东西的时候,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他得先去了解一下,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甚至都不知道这道菜,这是一个小众到不能再小,我相信之所以小众到不能再小,首先是因为中国人不接受它,才慢慢慢慢缩小到了全北京才能找到一家餐馆来做,而且客人要点他才上,他不主动。我看相关的报道是,这个饭店从不主动让别人点这道菜,只有客人要点这道菜的时候他才去做。你想想,能变成全北京才剩下这么一家,是不是由于中国人的选择造成的,是不是因为中国人觉得看着不太舒服,心理上很难过,因此这道菜走到了这一步。我觉得借此应该表扬的是中国人,仅仅一百多年的时间,我们已经不裹小脚了,甚至这个(糖醋活)鱼现在北京都只能找到一家了,这反映了大家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主持人:这是你对刚才这道菜的一种看法,刚才这个短片里面我们也采访到了中国烹饪协会的负责人,他说这是一个糟粕的个例,在我们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传统里面,你怎么看他这个评论?

      白岩松:我觉得,任何一个博大精深过程当中,本身就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行为的存在。包括我曾经说“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凭什么说中国的饮食博大精深,博大精深过程中就不存在糟粕?比如说在SARS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中国人吃各种……

      主持人:野生动物。

      白岩松:生猛海鲜,尤其是保护动物,这种野生动物,在SARS期间,本身是不是已经引发了国人一番非常激烈的讨论,我觉得这本身就是进步的一部分。

      主持人:还有一个,像糖醋活鱼这道菜,刚才短片里面也有所提及,在80年代外国人来的时候,作为一道菜给他们看,这道菜出现不是一天两天了,外国人知道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这个视频在网上今天还能够引起这么大的(热议)。[page]

      白岩松:我觉得,这就是网络时代的再次传播必然会导致的一种(结果)。大家看到它的时候会觉得很刺激,于是一瞬间的刺激,由于网络的存在,让他一瞬间就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说像很多的网页上,国外各种国家的网友都会在这上说“太残忍了”。但是也有争议,很多外国朋友也在说,只有吃素者才有资格认为它是残忍的,因为你平常不也在吃肉吗,只不过你没有看到厨房里是怎么去宰杀的,因此你很心安理得地坐在高档的餐桌面前吃肉,然后还觉得自己是尊重生命,蛮人道的。其实,所有的这种指责背后都隐藏着一种虚伪的高贵。

      另外,有很多人去抨击这种事情,中国藏羚羊的问题是怎么出现的?正是西方很多人愿意戴用藏羚羊的毛织成的很高档的围巾,导致很多人铤而走险,使中国的藏羚羊生存愈发艰难,我们该怎么去指责他?所以我觉得,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平常心,在网络时代看到很多人留了各种各样的言,这本身就是网络的一个特质,甚至有很多夸张的语言,甚至攻击性的语言,我觉得那也只是一部分。但是德国和英国很有影响力的媒体把它放大了,甚至联想到中国人怎么怎么样的时候,我觉得这就不太有趣了。

      主持人:当别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些点进行评价,品头论足的时候,我们是否也需要借助这么一个点去进行反思呢?

      白岩松:我觉得不一定借助这个点。首先这个事情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这么多年来,一步一步走到了糖醋活鱼现在在北京恨不得只有一家店做,而且这个事情我相信如果登在国内网站上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反对的意见,对吗?这是一个。

      另外一方面,我们当然要去思考,有很多的饮食行为是不是需要去改变。包括广东名菜龙虎斗,你看到在广东餐馆有很多的猫,由于现在养猫的人越来越多,你就会觉得心里很难过,但是我觉得这是中国人自己要去思考的事情。

      主持人:好,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今天我们演播室里进行的是对一条鱼而引发的讨论,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播放短片)

      解说:就在糖醋活鱼的视频在国外引起一些争议的同时,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的瑞典斯德哥尔摩拿兔子当烧烧的事件,也已经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今年,斯德哥尔摩大量捕杀野兔,尸体粉碎后与煤炭、垃圾等一起焚烧,产生的热能被输送到斯德哥尔摩市的千家万户中作为供暖使用。这一举动遭到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强烈抗议,认为过于残忍。而斯德哥尔摩政府则表示,这一举动是由于当地野兔泛滥,破坏环境,所以政府才想出这个方法,一面消灭野兔,一面制造能源。虽然中国人看来这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实际上,以动物尸体或者其他相关副产品当燃料,在不少欧洲国家已经不是秘密,比如在英国,有的大型超市就会将鸡鸭或者过期的肉类,送往供暖公司。

      正像糖醋活鱼事件让许多外国人觉得难以接受一样,在德国生活了18年的《欧览在线》CEO万惊雷对媒体表示,活吃鱼的方式之所以受到欧洲人关注,是因为普通人很少有机会看到屠宰场面,更别提活吃场景,因此该视频让他们震惊。但万惊雷认为,活吃鱼仅仅是个个别现象,部分西方媒体的报道可能起到了放大的作用。确实,在中国的个别地方确实有着一些比较怪异的食物烹饪方法,比如说醉虾,但在中国众多菜系中毕竟只占极少数。不同国家的食物往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新加坡《新明日报》就曾经报道过,法国著名的美食鹅肝的生产过程,事实上是非常残忍的。

      为了生产出肥美的鹅肝,鹅每天都被强迫喂食,用一根金属管子穿过喉咙,直接到胃,就算它们已经不想再吃任何东西。它们所待的笼子也非常小,为了避免鹅浪费力气,它们被强迫只能用一种姿势在笼子里站着,这样可以把所有的食物转化成脂肪,因为每时每刻的站立,这些鹅的脚变得浮肿,因为它们要不停地吃东西,所以从不能睡觉。每天吃大量的食物导致它们经常便血,一直在死去的那一刻,还能看见它们的嘴里被塞满了食物。

      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法国鹅肝依然作为美食被许多人所接受。在此次“糖醋活鱼”事件中,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也表示,传统习惯不应被用来批评他国文化。他在接受《每日电讯报》记者采访时说,西班牙人有斗牛的传统,英国人直到最近还去猎狐,我们并不因此批评西班牙人。

      主持人:看完刚才那个短片,给人的感觉就是像这种糖醋活鱼和法国菜里面的鹅肝,本质上是一回事。但是就像你刚才说的,像英国和德国的一些主流媒体,把对于食物怎么吃、吃什么,见仁见智的一种作为作为一个援引,它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立场?

      白岩松:其实,如果要是看刚才的片子,或者说再多翻几本书的话就会知道,世界各国在吃的方面谁也别说谁,都有一些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可能不太妥当的地方,本身自身也在进行相关的改变。

      我可以接受它作为一个视频,在网上的时候网友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但是,很多媒体,尤其是作为发行量很大的媒体,格外地放大它,并且把它当成是中国一种陋习的时候,你有没有仔细地看看,自己身边是不是也有类似这样的行为呢?只不过从视觉上来看它显得更加刺激一些,于是就有了攻击的可能,而那些视觉上没有直接看到,其实性质非常一致的行为,就发生在你自己的国家和你自己的身边,是不是就一切心安理得?所以我觉得这里头反映的是一个,怎么说呢?可能也有新闻规律的因素在这里头,我觉得这一点大家不管做什么工作的,可能应该知晓一下。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因此,这两个像广告一样的“中国制造”几乎是同样播放的,一个是商业部购买的,在国际上大的媒体当中去播“中国制造 国际协作”,然后你发现其实国际上的媒体很少去放大这件事,中国的媒体放大了很多。但是仅仅网友上传的这样一个视频,国外的媒体放大了很大,好像也是“中国制造”。

      主持人:那你说这说明了什么呢?当我们刻意地去改变中国在整个国际舞台上的形象的时候,收到的效果反而却是这样?

      白岩松:这里涉及到了一种传播规律,有时候越是细节的让印象越是深刻的。的确,在“糖醋活鱼”有一个直接能够打动你视觉的,包括你心理感受,觉得这是生命,这是一个细节,因此更容易被更多人关注,概念有的时候不一定。

      主持人:这个细节会不会和中国形象挂上钩?

      白岩松:我觉得,稍微有一点理性的人就能够明白,一瞬间他可能会觉得这是残害生命,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吗?比如说,我们也知道有的国家、有的民族可能愿意吃狗肉,世界各国反对的声音也很多,但是好像并没有因为世界各国的反对他们就再也不吃了。但是,自己国家和民族内部却在讨论这个事情,而你会不会因为他吃狗肉就认为他一定怎么怎么样?时间长了之后大家会有一种理性的态度。而且我想那些骂的朋友,如果要明白中国人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没有,几乎万分之一可能都没有吃过这道菜,这是一个极个例、极个例的菜,比吃刚才说的法国……

      主持人:鹅肝。

      白岩松:鹅肝,的人要少得多,可能大家也就会恢复一个理性,这只是很快会过去的一个小插曲。

      主持人:但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段上,中国越来越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新的角色,很多细节是不是也要注意?

      白岩松:没错,我觉得因为这件事情是同时发生的,特别值得去关注。一方面是我们在国外媒体上大范围的去播放“国家制造 国际协作”。另一个,仅仅是一个视频,但是它中国制造、国际不协作、不合作。你会发现,有的时候你想要塑造一个很好的形象是非常艰难的,它也需要细节去塑造,仅有概念是不够的。大家表扬了很多广告,但是将来更多地改变我们产品的形象,还是需要一个又一个很细节的产品,和一个又一个很细节的故事慢慢去改变它,概念要做,但是起作用的还是这些细节。这也是这件“糖醋活鱼”的事件在启发我们,有的时候看似很小的一个事情,但是它迅速地让人家印象深刻,一下子媒体就会放大,然后它会得出一种概念。所以我觉得,我们看似是一个不好的事情,也要从正面跟国外去吸取相关的,包括形象打交道这方面的经验。

      主持人:多少年前就有软实力,现在出现“巧实力”这样的称呼,这样一种词汇,怎么去利用这些东西?

      白岩松:我觉得,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形象的挑战。因为随着中国GDP很快可能就会超越日本,甚至成为世界第二的时候,国际上对你的褒扬也很多。但是我一直在举一个例子,国际上喜欢中国的不如喜欢中国人民的多,喜欢中国人民的不如喜欢中国人民币的多。因此,大家千万不要把大家对中国人民币的热爱,理解成他是热爱中国,这里还是有一个我们要逐渐去改变的过程。在改变的过程当中,我就觉得要去寻找共同点,我们过去太强调不同点,自说自话,说很多概念、套话、空话、官话,没有用,要说人话,要从细节着手,要将心比心,很多的事情,慢慢慢慢我们的形象就会发生改变,所以外宣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它需要我们自己首先改变观念。

      主持人:你看,一条鱼的视频让我们想到很多问题。现在,我觉得糖醋活鱼作为中国的一段历史,是可以被保留的。

      白岩松:我觉得中国人没有必要,应该有足够这样的自信,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别人说三道四,就决定是吃还是不吃它。

      主持人:是。

      白岩松:但是中国人随着自己向前走的脚步,是有权利来决定我该改变什么。就像今天在办公室我还跟人聊天,我就说,很多年前中国的女性还在裹小脚,为什么改变了?那是自身需要解放,而不是国外骂你,说多少残忍或者怎么样,归根到底是自身的一种解放,那就代表了一种进步。

      我觉得饮食本身也是在进步的过程当中,我就一再地举例,我们的确有一些看似很诧异的吃法,但是你一年到头恐怕也吃不着一次,它不是作为主流,慢慢已经退到很边缘的地方,在退到很边缘的过程当中,这就是一种进步。

      主持人:要在乎别人的评价,但更是要关注自己的判断。

      白岩松:更要关注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最后的这些决定都是由一个民族,包括我们的个体来作出决定的,而不是因为别人说了什么,而导致我们要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相关热词搜索:糖醋活鱼事件 视频 糖醋活鱼 国外受抨击

上一篇:西餐中大龙虾的做法有哪些
下一篇:西餐主要分为几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