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凤山县城残蹟

凤山县城残蹟
2011-12-03 16:23:06   来源:   点击:

    形状类似短筒靴的凤山新城是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初建的,原本凤山县城是在兴隆庄也就是今天的左营,但是因为形势不佳,易被乱匪攻破以及容易发生水灾而迁移到下埤头也就是现在的凤山市,原来左营的县城就称为凤山旧城,而现在凤山市的县城就称为凤山新城。

    凤山新城一开始的时候是竹城,但是竹城防御的效果差,於是在咸丰三年(1853)时又在竹城内建造土城,形成了二重城墙,但是这种纯粹由土做成的城墙也容易因风雨而严重侵蚀,而且防御力仍然不足,当时的台湾可说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乱」,因为砖石城防御性能佳,万一不幸落入「逆贼」手中,会造成後来清军收复的困难,因此宁愿采取容易收复的竹城与土城。

    凤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据传是因为在现今的凤山市东南方有一座丘陵,形势有如飞凤展翅,称之为「凤山」。嘉庆九年(1804)知县吴兆麒在外北门额石上题了「郡南第一关」(现存於县政府内),可知凤山新城是台南城以南最具军事、交通政治地位的城市,北门为通往台南之门户,出了东门过了今天的凤山溪则通往屏东地区。

    东便门的城楼早已毁坏,城门座为砖石构造,城门洞两边的门额皆题「东便门」,依文献记载,城外的门额应为「同仪门」。城外与凤山溪相邻,城门口有一座「东福祠」,祀奉着桥公桥妈。城外原本还有一座东福桥,根据东便门外墙左侧的<重修东福桥碑记>所载,为同治三年(1864)所修建。桥身为砖石砌成,共有3个桥墩,每个相距约6公尺,两端为船首状,尖角约45度,从平面上来看为近六角形,船首状的目的在减低水流冲击力。

    依据李乾朗所着《凤山县城残蹟调查研究》中表示:「凤山城池在光绪二十一年台湾割日之後,逐渐改变……依据最近几年之勘察,南边与西边的城濠尚存,且仍有水流,成为市区之排水沟,北边的城濠有部分乾涸,东面的东门溪经濬宽 ,成为大排水沟。所有的城墙皆不存,但炮台仍保存三座,包括东南隅的『训风』炮台、西南隅的『澄澜』炮台与西北隅的『平成』炮台」。训风炮台现位於中山路龙山寺右侧巷道内,正面面对凤山溪,因为位置刚好为城墙的东南角转弯处,外形呈弧形。澄澜炮台现在的位置在立志街与复兴街交角,背後接邻凤山国小操场,形制为八角形。平成炮台位於曹公祠後,为石砌方形炮台。三炮台於民国八十八年(1999)修复完竣,清理了炮台上的植物、拆除违建、并将周遭的环境整理清除,修复了已考证的部分,将炮台周遭环境以公园化为规划方向,现今我们看到的炮台并不是完整的原有炮台,无法考证的部分并未复原,以免「创造」了古蹟。

    参考资料

    1. 黄有禄撰【高雄县政府,《发现古蹟之美》p.18】
    2. 李乾朗着《凤山县城残蹟调查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凤仪书院
下一篇:凤山县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