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庭生活 > 生活常识 > 皮影戏偶

皮影戏偶
2011-12-03 09:22:36   来源:   点击:

    回溯台湾的历史,明末清初时,郑成功来到台湾赶走荷兰人时,皮影戏随着军队被带到台湾,已有将近数百年的历史了。皮影戏皮偶的动作有些滑稽,看似猴子一般,因此,在台湾又称为「皮猴戏」或「皮戏」。所唱戏曲音乐概称『潮调』,一直流传於高雄和屏东地区的农村中。高雄县政府文化局在民国八十三年成立皮影戏馆,积极的推广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研发工作,佳评如潮,深获民众喜爱,

    『两手托起千秋将; 孤灯照出万古人』皮影戏的表演是藉着一面影窗,利用灯光照射原理和平面映象来表现,将纸偶或皮偶影射出来,配合音乐、唱白来表演戏剧故事。皮影戏偶的制作,过程相当繁杂,传统的制作方式大概有下列几个步骤:

    【选皮】牛皮具有耐高温、质地坚硬、透光性强、不易变形的特点,一般以牛腹两侧的皮最好。首先用石灰水先将牛皮除去脂肪,让牛皮不会臭烂、磨损;再来是置放於阴凉的地方自然风乾,约需七天至十天的时间。

    【画稿】皮偶的基本结构分成头部、上身、下身、双脚、上臂、下臂、手掌几个部份,先将轮廓在草稿上绘制好,并分节,再用复写纸复写到牛皮上即可,亦可直接在牛皮上绘制图稿、轮廓。

    【镂刻】雕刻分为阳刻、阴刻两种,雕刻时,手握斜口刀,须以顺时钟方向雕刻,力道也要均匀,下刀要准、稳。若遇乾燥的牛皮雕刻时,须以湿布在牛皮表面擦拭,如此才容易雕刻。刀若透牛皮,就要立刻拔刀以免牛皮有裂痕,或使刀容易钝挫。若是要刻人面,则必须先刻头帽,再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全部都雕完了再以三角刀修饰,使其边缘光滑。

    【染色】染色用的颜料,以往大多用紫铜、银先、普兰、荔子等矿、植物染料,使用时以冰醋酸调开。涂色前,用肥皂水清洗表面以去牛皮上的油渍,沾适量颜料,两面均匀涂一次,以保皮革的透明度。

    【熨烫】熨烫皮革的表面,让已染色的部分吸入板内,并使牛皮毛孔缩收,让皮影不变形,在熨烫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温度、时间。

    【缀线】在影偶的各关节处重叠钻孔,并用皮线缝缀,使之能连结并活动自如,并且要预留卡口,或装设操作杆的位置。在缀线时更要注意定缀的结要压平,否则会影响影偶的操作。

    【装上操纵杆】操纵杆俗称「尪仔筷」,一般长的约两尺,以竹子制成,每件影偶的操纵杆数都不一样,但一支必须置於胸前,另一支置於手腕,其余则视需要加装。

    皮影戏与宗教信仰也有密切的关系,以前地方上的祭典仪式或是热闹拜拜,都以皮影戏来庆祝。

    参考资料

    1. 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 远流出版 93 年
    2. 张志远【台湾的工艺】 远足文化 93 年
    3. 田自秉、杨伯达【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文化史丛书 93年
    4. 郭博州编着【台湾乡土艺术导赏教学手册】 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 91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真空铸造
下一篇:生活应用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