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庭生活 > 生活常识 > 神像木雕

神像木雕
2011-12-03 09:25:52   来源:   点击:

    木雕神像分为「软身」与「硬身」两种类型;软身神像具有关节,并可坐在椅上,通常双手能持物,大多持扇和手巾。硬身神像则相对简单,为一整块木材雕成或是由数块木材榫接而成,手脚皆不可动。

    木雕硬身神像制作过程有:选材、开斧、粗胚、细工、入神、打磨、开面、漆线、上漆、安金、装须与开光,其中,入神与开光在工序上的排序并非一定。除神像外尚有牌位,亦是另一种「神」的代表物。

    台湾地区民间神像早期来源大多是先民自原乡分火(只有香火袋)或是请原乡自家供奉之神像来台,然而当时来台性质多为开垦或军事,待稍稳定後便较有余赀雕塑新神像,时因物力维艰,初以泥塑与石雕为多,材料属性限制低,尺寸较不受限制,但也较难精致。待生活更稳定时,便开始鸠众整建庙宇,并集资雕塑较精美之神像;以经济考量而言,木雕「硬身」神像较不易坏,但要取得大块心材不易,故,一定尺度以上的神像仍以泥塑或改以「软身」做法;又因泥塑大神像很重且易受损,镇殿神像及大尺度站身配祀神等不需移动者多采泥塑,其他较大型神像则多为「软身」。

    而後庙宇因应事务需求量增加,通常会有神明会或轿班会的「炉主神」以及专门供各角头迎神赛会或民众请回家作客的神像,大多为木雕。另一方面,一般民居不会供奉较大型神像,故以石雕、泥塑、木雕硬身为多;而後可能是受到庙宇需要较多的木雕神像而使木雕神像成为市场主流,而造成木雕神像也渐渐成为民家神的大宗;当然也可能是常民生活改善而愿意出资雕刻较为精致

    的神像或是觉得泥塑神像不易保存而改为木雕神像等因素衍生所用材料与工法的转变历程。虽然以上推测之诸多因素并不足以断定木雕神像为台湾传统神像大宗之确切始因,但,以田野观察的实务经验而言,当代木雕神像数量比例确实较他者高。

    参考资料

    1. 姚伯勳 2004a,《台湾地区保生大帝庙宇建筑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大专生参与专题研究计画。 2004b,<台湾保生大帝神像造型研究>,《第七届宗教与心灵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石雕
下一篇:石雕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