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沟
2011-12-04 22:00:35   来源:   点击:

    位於洋底平行大陆边缘的深沟。具有陡峭的边坡,地势起伏明显,横剖面呈现V字形,两侧有许多断层造成的台阶地,靠陆侧之内坡较陡,坡度约4-16度,海沟底部深度一般介於7,300-11,000公尺,已知最深的海沟为北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公尺。

    海沟是聚合性板块边界的特徵,由於板块聚合产生隐没,密度较大的板块隐没到密度较小板块之下,两个板块交界处形成深度平均约8,000公尺的海沟。海沟轴部的沉积物主要是少量的褐色或红色黏土、矽质有机物、火山灰,及浊流沉积物。海沟壁上的沉积物主要是钙质有孔虫软泥。海沟底部常被沉积物所填平,构成狭窄且平坦的堆积层。但海沟无法堆积大量的沉积物,在板块隐没作用之下,沉积物下沉至软流圈而熔融,或部分沉积物经铲刮及加积作用,在上覆板块处形成增积岩体。

    地球上20条主要海沟有17条位於太平洋。大西洋仅有2条,分别为加勒比群岛以北的波多黎各海沟,以及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南桑威奇海沟。印度洋唯一的主要海沟是印尼南边的爪哇海沟。

    台湾周边海域存在2条海沟:南海东北部的马尼拉海沟及菲律宾海西北部的琉球海沟。马尼拉海沟约由北纬13度,接近北明多那岛,沿着吕宋岛的西侧向北伸展至北纬20度左右。整条海沟相当浅,最深处仅约5,000公尺。马尼拉海沟是南海板块向东隐没到菲律宾海之下的主要板块交界处的海沟。此海沟伴随着吕宋岛弧,向东倾斜的班氏隐没带及发育良好的弧前盆地—北吕宋海槽,堆积了4公里以上的新生代沉积物。马尼拉海沟之地形、构造、沉积过程及地体构造,在北纬20度向台湾南部接近时有所改变,在北纬21度,海沟逐渐并入澎湖海底峡谷,形貌上已失去了海沟的特徵,地体构造也由板块隐没变成初期的弧陆碰撞,因此马尼拉海沟并未向北延伸进入台湾西南海域。

    琉球海沟东北顶端,由日本九州外海沿着琉球岛弧外缘向西南方延伸至台湾东北海域,约在东经123度终止,加瓜海脊的北端在此处与琉球海沟交会,且向北隐没至海沟之下,花莲海底峡谷也与琉球海沟在此汇集。琉球海沟全长约2,250公里,已知最深处位於冲绳南部约60公里处,深7,507公尺。平均宽约60公里,底部多被红色黏土覆盖。琉球海沟是菲律宾海板块隐没至欧亚板块之下,两个板块交界处,形成深度在6,000公尺以上的海沟,并呈现聚合性板块边界上海底地形特徵。东经123度靠近台湾海域的海底地形不具单一的海沟形貌,主要是板块隐没作用逐渐变成弧陆碰撞,再加上海底侵蚀及沉积物的堆积影响。

    中文关键字: 隐没 , 马尼拉海沟 , 琉球海沟

    英文关键字subduction , Manila Trench , Ryukyu Trench

    参考资料

    1. Hayes, Dennis E. and Stephen D. Lewis. 1984. “A geophysical study of the Manila Trench, Luzon, Philippines 1. Crustal structure, gravity, and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89(11): 9171-9195.
    2. Ocean Trenches-World of Earth Science. http://www.enotes.com/earth-science/ocean-trenches。

    延伸阅读

    1. 肯奈特(Kennett, James P.)着,陈民本译。1986。《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台北:国立编译馆。
    2. 何春荪。1982。《台湾地体构造的演变:台湾地体构造图说明书》。台北:经济部。
    3. Byrne, Timothy Briggs and Char-Shine Liu, eds. 2002.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an arc-continent collision, Taiwan. Boulder, Colorado: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4. Parker, Sybil P. and Pasachoff, Jay M., eds. 1997. McGraw-Hil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十三坑温泉
下一篇:潮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