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围中,拥军30万的单于冒顿,为何放走只有数千人的刘邦?

2020-07-18 12:15:40 作者: 白登之围中,

汉朝初期,刘邦阵营也发生过千钧一发之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白登之围”,史实中,对于这段历史,刘邦能够成功脱困归结于得益于女人,殊不知,仔细研读这一段史实中对立双方在当时的处境,就不难看出,最终刘邦能全身而退,绝对不是单单女人这一原因。

历朝历代,计谋丛生,各路军阀更是无比谨慎地权衡着自己的处境,别看哪一阵营拥有千军万马,一个战略的失误就会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兵不厌诈”这一说形容古代战事不为过,“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同样说明着每个政权中各路英豪在做出任何决断时都是充分考虑了自己的利益与未来时,权衡之下的结果。

所以,仔细研究这一段历史,我们更能发现整个事件背后更加发人深省的事实。

在秦朝末年,中原大地上战事连连,虽然楚汉之争,刘邦侥幸胜利,但是,雄踞在北方的匈奴却趁中原战乱之时疯狂扩张,势力不容小觑,对于刚刚登上王位的刘邦政权来讲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再加上当时西汉七位异姓诸侯中,韩王信因为惧怕刘邦会在日后对自己不利,索性,韩王信投诚于北方的匈奴,与匈奴冒顿单于联手后,更是一路南下,一举攻破了汉朝在北方的战略要地太原郡。

由此,在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面对韩王信与冒顿单于的联手对于自己的政权稳定造成的极有力的威胁,新仇加旧恨下,使得他亲自带领三十二万大军出兵讨伐。

没曾想,表面上如此强悍的匈奴联军面对汉军却节节败退,面对捷报频传的汉军一路追剿到了娄烦一带,冒顿单于也是一位军事计谋家,面对自己一方军队的屡屡败绩,他也深知与汉军再继续硬碰硬,自己一点优势也占据不到,与其硬来,不如施以计策。

而且,此时的刘邦,因为顺利的战绩,虽是锐不可当,可是,骄兵必败的道理同样是亘古不变的,所以,对于战事越来越骄傲自满的刘邦已然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一步一步走入冒顿单于的圈套。

此时的冒顿单于尽收锋芒,将主力撤军到了白登山一带,并精心设下埋伏,就等汉军的先锋到达后准备将其一网打尽。此时的冒顿单于,早已在多年的筹谋中生起了一统中原的野心,也此次战役对于他来讲更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所以,在当时隆冬大雪之际,刘邦身边以娄敬为代表的谋士都不建议“穷寇莫追”,不要因为骄人战绩而忘乎所以,毕竟,在匈奴占据的地盘上,刘邦军队还是不能占据太多军事优势的,可是,这样的稳重技能依旧无法阻止当时早已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刘邦。

所以,因为刘邦的冒进,他带领的先头部队因中了冒顿单于的圈套而被困于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之久。在这期间,白登山与外界的主力军失去了联系,更是在饥寒交迫下面临了命悬一线的命运,眼看着刘邦性命不保,他身边的将士也纷纷想起了脱困之法。

由此,也就出现了史实中记载的贿赂冒顿单于妻子一事。这样的计谋是由陈平提出的,他建议刘邦用重金贿赂这位女子,让她明白如果冒顿单于赢了这场战役,必定会娶回汉族女子,如若到那时,她的阏氏地位必将不保,这样一来,让这个女人在丈夫身边不停地吹着枕旁风,冒顿单于知难而退,刘邦也就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成功脱险。

看似完美的谋略,其实,在后续人们对于当时匈奴习俗的深入了解后发现,事情根本没有这么简单,至少,即便这位匈奴夫人收下贿赂做了吹枕旁风的动作,她也不是刘邦能成功脱困的根本原因。

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冒顿单于针对当时的战争局势以及敌我实力的比对,权衡利害下才将刘邦放走。

为何真相并不是因为这位夫人的枕边风,还是有迹可循的,因为在当时的匈奴人眼中,女人的地位与牲畜几乎没有区别,而且,冒顿单于身边美人众多,他又如何能将这位夫人完全看在眼里,在他面前,估计女人们只有唯唯诺诺的份,哪里还敢擅作主张讨论冒顿单于的战事,人命大于天,即便面对重金的诱惑,这位夫人能做的也只能浅尝辄止。

但是,对于刘邦军队当时形成的态势,虽是被困于白登山匈奴军队设下的埋伏中,但是,七天里,饥寒交迫的这支汉军先锋部队面对匈奴的反复围困进攻却丝毫没有让匈奴军占到便宜,相反,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汉军已经尽数齐聚到了白登山外围,这只被刘邦淬炼得炉火纯青的虎狼之师,匈奴部队同样不是他们的对手。

所以,在这样的情景下,看似占据上风的冒顿单于,优势也只是虚张声势罢了,所以,与其拼死到最后有可能什么也得不到,还不如送给刘邦这个顺水人情,日后更是有着年年岁贡来得实在。

由此,这场著名的历史战事也就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