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安
2011-12-03 15:07:19   来源:   点击:

    胡少安(1925-2001)着名京剧演员,被戏迷誉为宝岛四大须生之首。

      民国14年(1925)出生於北平,自小家学渊源,父亲胡宝安为京剧三弦名手,十岁进「富连成」科班,曾和叶盛兰学小生,後拜宋继亭为师,学谭派老生,打下文武老生基础。

      民国37年(1948),随「顾剧团」来台,在「永乐戏院」驻演五年,民国45年(1956)应海军总部担任「海光国剧队」队长,民国56年(1967)离开海光加入李桐春先生所组之「大宛国剧队」,民国65年(1976)进驻中国电视公司主持国剧节目,率先以三国连续剧的型态推出「忠义剧展」,演了近半年之久,而每周一次的「国剧大展」维持近二十年。民国73年(1984)进复兴剧校担任国剧科主任,後收唐文华为弟子。民国78年(1989)与梅葆玖先生同获美国纽约文化局颁给「亚洲杰出艺人奖」,曾任国剧学会第一届理事长,民国89年(2000)与胞妹胡慧芝女士同台合演,为最後一次登台演出。次年(2001),因心脏疾病去世。

      胡少安嗓音嘹亮,与张云溪、张春华、陈永玲有「四大少壮派」之称,後有加入叶盛兰、叶盛章、叶盛长、袁世海、魏莲芳、李世芳等六人改称为「十大头牌」。其艺兼各派、文武全才、戏路多元,演唱风格多面,韵味醇正,能演罕见冷门戏,如《七星灯》、《九更天》、《白蟒台》、《青梅煮酒论英雄》…等,以一己之力继绝学,代表剧目:谭派《战长沙》、《定军山》、《阳平关》、《战太平》、《御碑亭》、《击鼓骂曹》、《四郎探母》、《黄金台》、《芦花河》、《伍子胥》…等,马派《十老安刘》、《九更天》、《打侄上坟》、《四进士》、《打严嵩》、《打金砖》、《一捧雪》、《除三害》、《群英会》、《甘露寺》…等,其他《萧何月下追韩信》、《辕门斩子》、《逍遥津》、《全部浔阳楼》及反串老旦《五鬼捉刘氏》、《全本钓金龟》,反串花脸《霸王别姬》、《铡美案》…等,综合各家之长再根据自己特长做修正,塑造人物独树一格,成为台湾最重要的老生之一。

    参考资料

    1. 王安祈《台湾京剧五十年》,宜兰: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 2.王安祈《金声玉振——胡少安京剧艺术》,宜兰: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群蝶
下一篇:义兴京班